2)第二三二章 大刀阔斧_回到大明当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兵之人,深知军伍之中军法大于天,徐晋严违犯军法,且无礼冲撞陛下,陛下斩他乃天经地义,老臣心服口服,绝无怨言。

  而且陛下只斩徐晋严一人,并未牵连到定国公府,还将徐晋严尸首归还,已经仁至义尽,老臣甚为惶恐,谢陛下开恩。”

  朱由检客气道:“老国公乃朕之长辈,无需客气。”

  ……

  崇祯和定国公府的和气收场,无疑使得许多暗戳戳拱火的勋贵武将大为失望,但是他们也不想想,定国公府绵延两百余年,始终在朝堂上稳如泰山,又岂会为了区区一纨绔子便得罪天子,为自家招灾惹祸?!

  定国公府服软之后,崇祯对京营的掌握更加牢固,崇祯对京营的改革更加大刀阔斧。

  首先崇祯对京营十二卫还有北直隶的多个卫所做出了精简,说实话崇祯对大明这个卫那个卫的早就看的脑壳疼了,所以他干脆便把兵营分成两大块,一为京城卫戍部队,简称京军,又称御林军。

  御林军主力有勇卫营、武卫营、龙骁营、虎贲营四大王牌部队,再加上由其他卫所精简重组的羽林卫,金吾卫,总共六支部队组成。

  其中武卫营、龙骁营、虎贲营驻扎在京郊的北大营,负责整座京城的外围防御,御敌于京门之外。

  勇卫营则驻扎在京城西郊的马兰村,那里有数万亩的草原,历来便是御马监掌管的养马地,自然非常方便勇卫营这种由全骑兵组成的部队驻扎。

  金吾卫则全员由大内侍卫组成,兵卒齐装满员有六万五千人,驻扎在皇城、紫禁城,负责皇宫大内的安保工作。

  羽林卫兵卒齐装满员有一万三千人,驻扎在四九城,职责跟清朝的九门提督、步军统领颇为相似,负责整个京城的防卫工作。

  金吾卫、羽林卫如此重要,崇祯当然不会随随便便交给其他武将掌管,首先是金吾卫提督,崇祯把提督之职交给了徐应元兼领。

  徐应元此人由于跟魏忠贤近墨者黑的关系,为人爱贪一点小便宜,但作为信王府的潜邸老人,对崇祯还是忠心耿耿的,把金吾卫交由徐应元统领,崇祯也能放心得下。

  羽林卫提督之职,崇祯则交给了都知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

  曹化淳之前由于和东林党亲近,为崇祯所厌恶,权势渐渐被王承恩、张朝忠、卢九德等一干后辈所超越,成为内廷的大冷灶。

  但崇祯罢黜东林党时,曹化淳深得明哲保身至理,并未和东林党有所勾连,反而耐住寂寞在都知监勤勤恳恳工作,打掉了潜伏在内廷里的一些奸细卧底,再次赢得崇祯的信任。

  而且崇祯还考虑到,历史上曹化淳负责把腾骧四卫整编为勇卫营,统领勇卫营取得非常不错的战绩,说明曹化淳这个人还是有一定军事能力的,在内廷人才短缺的情况下,重用曹化淳倒也无可厚非。

  不过鉴于曹化淳从前跟东林党亲近的黑历史,崇祯还不敢把整个羽林卫交给曹化淳,所以他又命王德化担任羽林卫副提督之职,和曹化淳形成制衡。

  至于其他崇祯一听就觉得脑壳疼的什么豹韬卫、飞熊卫、广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鹰扬卫……,崇祯将他们精简重组一番后全部打发出去,组成北直隶卫戍部队,又称北直卫,旗下分为六军,干脆命名为北直卫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六军,倒也简单好记。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