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寄以厚望_回到大明当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范景文、李邦华督四卫营,也有为将来改革京营打前站的打算,只是京营牵扯极大,在新军和四卫营还未形成战斗力前,朱由检不打算轻动,以免触动利益阶层,狗急跳墙煽动京营叛乱。

  须知道京营一旦叛变,朱由检仅凭锦衣卫和四卫营,很难有百分百的把握平定叛乱,届时一旦被京营打进皇宫,生死存亡也只在一线之间了。

  朱由检毫无疑问,是个贪生怕死之人,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他不会对京营大动干戈的,欲动京营,新军和四卫营必须拥有镇压京营的战力才行。

  徐光启、孙元华则组建军机处兵备司,这也是日后总装备部的雏形了,负责为新军研制大炮、火枪等火器。

  朱由检开金手指特招来的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三人也没闲着,朱由检知道进入崇祯年后,陕西便会爆发连年干旱,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心地带。

  为此,朱由检特命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三人在西山军校学习三个月后,便奔赴陕西,要求三人各以西安府、临洮府、延安府为中心,在三地展开招兵工作,招募秦兵组建新军。

  秦兵向来英勇善战,为历朝历代兵源最好之地,历史上孙传庭率领的秦军,便和关宁铁骑、天雄军齐名,号为明末三大军。

  朱由检命杨、孙、卢三人到陕西招募兵丁,一可削减流民数量,二可编练精兵,可谓是一举两得。

  军机会议散会之后,朱由检还特地将杨、孙、卢三人留了下来,面授机宜。

  朱由检此举也是向汉武帝学习的,汉武帝刘彻发现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有带兵天赋,便将霍去病接到自己身边培养,霍去病的作战思想由汉武帝亲自传授,汉武帝简直把霍去病看成了自己的影子,对其恩宠无限。

  结果霍去病也未让汉武帝失望,几次出征匈奴,便成就了封狼居胥的千古功业,成为历代汉家将军争相效仿的对象。

  说实话,杨、孙、卢的军事天赋是远远不如霍去病的,但霍去病的天赋才情可遇不可求,千年以降亦唯此一人罢了。

  朱由检只希望通过后天的培养,他们能有一人达到戚继光的水平就足矣。

  三人首先拜谢朱由检的皇恩浩荡,将他们从六部冷板凳调入军机处授予重任。

  朱由检道:“朕简拔尔等进入军机处,皆因从尔等身上看到了知兵天赋,杨卿家学渊源,孙卿多有谋略,卢卿天生神力,此皆为名将之资也,倘若着重培养,尔等未必不如戚少保矣。

  且颇为难得的是,尔等皆为进士出身,倘若能立得军功,朕以为大可不必循入阁旧制,非要在翰林院枯坐二三十年冷板凳方可入阁。

  朕所期望的阁臣,是汉唐时‘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国’的宰辅之臣,而非那些只晓得抱着四书五经治国的腐儒。”

  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三人至此方知,原来天子竟对他们寄予何等隆重厚望,这是将他们当作未来阁臣培养啊!

  须知道,三人都不是一甲进士及第,唯有卢象升一人是二榜进士出身,杨嗣昌和孙传庭都是三榜同进士,按理说应该没有入阁希望的。

  可如今朱由检却许以他们入阁机缘,这叫他们如何不对朱由检感恩戴德,恨不能以死相报。

  三人原本想跪下对朱由检三叩九拜,但想到朱由检刚刚废除了军中跪礼,只好拱手弯腰拜道:“陛下之恩比天高,比海深,臣等唯有披肝沥胆,死而后已。”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