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节 平州_大宋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来应募,那只能说明平州百姓与金人的矛盾还没有那么剧烈,那他们就带着各种物资撤退就是。

  第三件事,下求才令。这是呼延庚提出的。平州相当于在大宋化外之境。算是呼延庚独自开辟一片天地,无论是从军队后勤等管理,还是出谋划策,求才令都是必要的。也为以后在其他地方建立政权探索方法。

  赵伯臻已经起草了文稿,内文中有一段“苍苍蒸民,谁无父母?谁无兄弟,谁无妻子?生也何恩,杀也何咎?我大宋顺天应命,禁暴惩凶。恭行天罚,剿绝其命。豪杰雄俊,何不来哉?无论契丹奚汉,来者同享富贵。”这是表明将契丹奚人等都与汉人同等对待的态度。

  结尾引用曹操求才令的语句:“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他不指望立刻有人来投,这是不切实际的。但他需要做出这么一个姿态,让平州百姓知道,他不敌视契丹奚人,也让看过求才令的人,对他有一种尊文重儒的印象,来造舆论。

  第四件事,赏赐将士。

  此次收三城,重伤、战死三十几人。伤者延医治疗,死者隆重掩埋。生者,每人赏钱五十贯,折算成银锭,由呼延庚亲自发到每一个人的手中,要让这些士兵知道,是谁给他们的赏赐。

  由于燕京在金人两次收燕时,几乎被夷为平地,很多燕京的富户都避居到平州,呼延庚给士卒重赏,就是不让他们骚扰地方。

  下午,赵伯臻陪他见平州名流。

  张承言上午就通知了当地大户,都是一请就来。

  堂内人不少,二十来个。城中有头有脸的大户都来了。从外表打扮来看,分辨不出民族。汉人不用说,住在滦州以及卢龙城中的契丹人渤海人,基本以农耕为生,汉化也很深。

  见呼延庚到来,这些人纷纷起立,瞧他如此年轻,都是愣了一愣。随即,有的拱手作揖,有的跪倒磕头,参差不齐地拜见。有叫将军的,有叫大人的,有叫老爷的。

  呼延庚一笑:“我大宋收了平州,便要担起父母之责,今明两日,望与大家厘定地契。”

  张承言带头,将自家原有的地契拿出来,一边念,赵伯臻一遍誊写了一遍,盖上大宋河北东路招抚判官的大印。

  来的大户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田地是立身根本,今天换成了大宋的地契,金兵打回来了,这大宋的地契可就没用了。没了旧有地契,那可怎么办。

  这些人虽多是汉人,落户平州既久,民族根本比起财富土地,还是大大不如的。

  呼延庚不理会他们,自管自说道:“前辽与吾大宋,兄弟之国,前辽的地契本将是认的,但若是以后换了金贼的地契,本将便认不得了。”

  眼下他初到平州,也不能将这些大户逼到金人那边去,今天先提一个换地契的口风,待手上要分地的流民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