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生太岁_大宋北斗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包拯正色道:“大人,这可不是闲事,下官以为……”

  见他仍然固执已见,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大理寺卿更加不耐烦了:“你以为你的,就不许我以为我的?罢了罢了,你也不要再在本官面前聒噪了。我准你去查,还不成吗?”

  包拯大喜,一拱手:“多谢大人。”

  大理寺卿见他那张黑脸上露出高兴模样,不知怎地,就是气不打一处来,连看都不想再多看他一眼,低头翻开卷宗,挥舞了两下毛笔,像是赶苍蝇似的道:“快走,快走,别在老夫面前晃悠了,看得心累。”

  “下官告退。”对他的厌烦包拯却好似没有察觉似的,反而兴冲冲地一行礼,转身快步往外走去。

  听着脚步声渐远,大理寺卿这才抬起头,看着他的背影摇头叹气。

  “这个包拯啊,哎……”

  包拯刚出来,就见展昭正站在廊下笑嘻嘻地看着他。

  “大人准了?”展昭笑问道。

  包拯眉飞色舞,边走边点头:“准了。”

  见他兴奋模样,展昭也是摇头苦笑:“你呀,就是喜欢没事儿找事,这可不招上官们待见。”

  包拯不以为然:“招不招待见无所谓,只要有案件让我办就成。”

  “唉……”展昭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跟着包拯朝外走,很快脸上也露出兴奋之色,低声问道:“你说,这世上真有雷神吗?”

  包拯脚步不停,歪着头看了他一眼,轻笑道:“有没有……等查清楚了不就知道了么?”

  ……

  邙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四周群山环绕,山坡上长满了各种青翠的林木,层层叠叠的绿树垒在一起,如同一道绿色浪潮。

  村子不大,以山为名,叫做邙林村。

  邙林村加起来不过二十几户人家,一条大路通透南北,村东头一条三丈宽的长河从山中滚滚而下,尽管地处偏僻,却胜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勉强也算是一处世外桃源了。

  此时大雨初歇,空气中处处飘荡着浓郁的草木清香,一道彩虹如长桥般斜跨天际,伴着道路两侧林中鸟儿们的欢快叫声,一辆破旧的驴车从村外吱嘎吱嘎的行来,在一间小屋前停下。

  一老一少两个人下了驴车,先是把驴车安置妥当,这才进了屋。

  这二人中的老者身材略显消瘦,但腰板笔直,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虽然身着简单的灰布长袍,可行步间仍有股出尘之意跃然而出,好像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神仙偷入凡尘。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岁之前一直苦苦寻觅的师傅——玄玄子。

  另一个少年人看模样十七八岁,若北斗司众人在此,必然一眼认出他是谁。

  没错,这个少年,正是所有人都以为已经死在陵寝断龙石下的太岁。

  不过比起之前人们认识的那个惫懒的太岁,此时的他已经大大不同。

  说他不同,并非单指相貌。

  此时的太岁,虽然容貌未变,仍然眉目清秀,五官英朗,但他的皮肤却变得滑嫩雪白,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似的弹指可破,其白嫩细腻,足以让天下所有女人都嫉妒的发狂。

  除了皮肤外,其实变化最大的,还是他的眼神。

  以前的太岁,眼睛总是半张半闭,懒洋洋的像是总也睡不醒似的。可此时他的双眼却清澈而明亮,仿佛初晨的朝露,两颗黑宝石般的大眼珠里好时刻都透着好奇之色。就像一个从未被尘世所染的天真孩童,纯真而干净,让人看着就打心眼儿里舒服。

  “咱们以后就在这儿住下了,你先不要到处乱跑,人生地不熟的万一遇到什么歹人,实在危险,还有啊……”玄玄子抱着行李进了屋,一边收拾被褥,一边吩咐道。

  他说了两句,一转身,发现身后空无一人。

  “咦,人呢?”玄玄子诧异的挑挑眉,满屋子寻找。

  “太岁?太岁?”他叫了两声,没人回应。

  “奇了怪了,这臭小子跑哪儿去了?”玄玄子出了小屋,在附近寻找。

  “太岁?太岁?”

  :求点赞!<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