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7章 蒙古入侵_朱由检方从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认了蒸汽火车的可行性,第二天徐光启就带着三条铁路线的修建计划进宫请求朱由检选择批准。

  这三项计划,一条是西南走向的北京—太原—西安。

  一条是山海关—北京—济南—新郑。

  第三条则是杭州—长沙—广州—南宁。

  三条线路各有各的好处,可朱由检却犯了难,三条线路的相关预算也大概算出来了,就拿第一条京西线来说,三地直线距离就900多公里,还要因当地的实际情况变动铁路线,增加区间站。

  整条铁路保守估计要按2000公里来算,军器局估计修建1公里铁路就要1万两银子,整条线路下来,大概2000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相较于后世的铁路价格已经很便宜了,这个时代的蒸汽火车不需要太高的速度,30~40公里每小时的摇,就可以被称为高速铁路了。

  朱由检筹一下的话,这条铁路还是能建成的,但是手上也就没应急的银子。

  如果从曹三喜的集团里拿出40%流动资金的话,倒是能修成,但流动资金是拿来交易创收的,这也不行。

  能让钢铁产量翻番是个好消息,他在想,多建立工厂就能给很大一部分无田可种的百姓提供工作。

  有着明朝强大国力的支持,朱由检还能考虑修建铁路,修建铁路这种事放到其他国家是想都不敢敢想的事。

  修建铁路除了钱,最重要就是钢材了,这种钢材要与火铳枪管的钢材是同一标准,十斤铁才能弄到一斤合格的钢。

  就算没有蒸汽机,大明王朝也是同时期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产值超过欧洲各国的钢铁产量总和。

  早在嘉靖年间,大明全国民营铁产量为2亿6923万明斤,约为16万吨铁的产量,与18世纪初的欧洲钢铁总产量14万——18万吨铁在同一水平线上。

  小规模使用蒸汽机进行生产后,大明铁矿的产量已经达到了30万吨,也就是3万吨钢材。

  大明的钢铁年产量还能支持几年内修建一条这么长的铁路线,其他国家想都不敢想。

  花2000万两修一条路?

  朱由检还没那么傻,用朱笔在徐光启拿来的地图上画出山海关—唐山—天津—济南一线。

  山海关可以快速向东北投送兵力,唐山是中转站,天津的天津港是渤海湾重要的港口,将来的建造蒸汽轮车需要的物资可以通过铁路线运输。

  至于济南,万历朝鲜战争时,全国各地运往朝鲜的物资都先运到山东,在走水路运到朝鲜,山东省官员有足够战时调度经验。

  南方的兵员、物资可以在济南聚集向北方运输,而北京,北京附近的官道宽阔而平整,足够满足日常交通所需了。

  把画好的地图拿给徐光启:“就这条了,尽快做个预算出来。”

  整条线路直线距离580公里,一条早期单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