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二章 政令_娘子她娇心似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博承先是要求原来各州各府各县的私塾,有条件的可以重新开馆。

  当然并没有强迫。

  这事也强迫不来。

  另外,又在徐州开了一间由官府举办的学馆。专门培训预备官员。教授一些官场上所需的学识和为官经验之类的东西。

  之前来应征,但还未达到条件的,扣除掉人品实在不行的,比如应财这种。

  先是送女人,见女人起不了作用,又把花颜抛下,自个跑了。

  除去这类人品不行的之外,其余人都邀请他们到学馆里入学。费用由徐州衙门全出。

  培训好之后,会根据学员们的表现,安排他们到各州各府县入职。

  除此之外,该学馆还把正入职的各州府官员,每年定时在诉职的时候,到学馆回炉培训一段时间。

  此政令一出,镇海各州县又沸腾了。

  原本十年寒窗只知道埋头读书,以求一朝跃龙门,改变自己改变门楣的读书人,几乎可以说,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除了读书做账,什么农活都干不了,科举停滞,这些人在家里呆着,几乎跟个废人没差了。

  百无一用说的就是这些书生了。

  但现在私塾要开了,可以应征去当先生啊,或者自己也开一间私塾,收几个学生。

  每月也能挣上些养家银子的。

  各州府的书生们,立刻沸腾了起来。

  后来再一打听,听说徐州开了一间官员预备学馆,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入学,而且免收束脩,连吃饭住宿等费用都由官府出。

  听说将来学好了,还分配工作,直接就当官了,最差也能入官府当个杂役,领上一份公粮。

  那叫一个群情沸腾。

  镇海辖内各地书生纷纷往徐州赶。

  而老百姓们得了消息,也是止不住的激动。

  原来还觉得读书无用,现在哪里是无用。是太有用了。徐州、楚州各地张榜招贤,没点学识的人家都不要,最后录用了许多各个地方来的读书人。

  便宜了外人。

  这哪行。

  读书!必须读书!一听私塾开了不少,立刻把家里的孩子都送了去。

  现在镇海太平了不少,之前官府张榜求贤,福利待遇那么好,大家艳羡得眼冒绿光,但苦于胸中无墨,失了机会。

  如今兜里银子也有几个了,都愿意送孩子过去念两三年书,认个字,将来没准也有一番造化呢。

  再说了,肥水总不好老是流到外人田里去。

  于是,原本各州县停掉的一些私塾学馆,又纷纷重新开立了起来。

  那叫一个热闹。

  而原本因为被涮下来,在镇海就职无望的人,心里正伤心失落着,大老远辛苦跑来一趟,现在却被涮下来了,简直无颜回去。

  可现在却听说由官府开了一间官员预备学馆,招他们入学,可以免费培训他们,不收束脩,吃饭住宿还免费,将来还会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