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一章 极致_黑科技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看待历史,特别是科学史的话,一切事务都是遵循着特定的轨迹,在有序的进行着活动。

  比如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而黑体公式给经典力学的大树上,咬出一个大洞。而普朗克的假设给了‘异端’革新物理学的口号,才让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诞生,成为第一个进攻经典的急先锋。

  当然,牛顿和麦克斯韦方程依然根深蒂固,而爱因斯坦如同一个小小的蛀虫一样,对着经典物理用力的啃了一口。

  上帝创造了光,而爱因斯坦告诉大家光是什么,而一个人终于看清了光的本质。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如果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如果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而频率和单个光量子的能量成正比,能量越高,频率越高;能量越低,频率越低。这就是普朗克公式的真实含义,正比的比例系数就是普朗克常数。

  康普顿就是看到光的本质的人,他在研究x射线被自由电子散射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散射的x射线,一部分和原先波长相同,一部分却比原来的波长更长了一些,频率更低了一些。

  就如同一个医生看到了一个病人的心电图,在平稳的心电图中间,有一个非常显眼的心跳变换的线,他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如果把光看成一个个小球,电子也看成一个个小球,在相撞的时候,光球的能量在碰撞的时候减小。频率变低,波长增加,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x射线在被自由电子散射的时候,一部分的光球,碰撞了自由电子!

  这侧面印证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光是一种小小的微粒。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和康普顿x射线实验报告只不过掀起对经典力学进攻的号角。

  晶格结构,阳极射线的多普勒效应、x射线辐射,等等一些论文层出不绝,‘量子学’如同马上就要爆发的火山一样,在积蓄着他的力量。

  光的波动性是毫无疑问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几乎能在任何中学的实验室里做出来!

  而光是一种微粒!是一个小球,不光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冲量!就是康普顿效应的重要成果。他证明了光是微粒。

  然而上帝这块还没有来得及涂抹的区域,就这样打开了冰山一角,随着“电子衍射现象”的出现,彻底把科学家绕糊涂了,而提出电子是一种相波的科学家名为德布罗意。

  他来自一个法国的显赫的法国贵族家庭,他的姓氏里带着路易斯,如果了解法国历史必将明白这个词语的含义,代表了他荣耀的家族历史,这是法国的一个公爵的姓氏。代表着剑与鲜花的浪漫。

  他的哥哥是第六代的公爵,他是第七代公爵。

  显赫的家庭背景,让他早年纨绔到了极致,贵族那一套玩厌了之后,他忽然对物理产生了兴趣,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