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章:语惊四座_824_不世奇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有限,所以一定要敢想敢拼。

  夏嫣然暂时抛去了方才的羞愤,加重语气提醒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乃是几千年的立国之本,我看没有讨论的必要。”这里只有她真心替沈风着想,她知道沈风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定是语出惊人,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被小人听到,日后一定会承认别人挟制的话柄。

  沈风已经肯定宋行令有针对自己的意思,冷笑一声道:“古往今来,中庸之道,君子之道皆是立国之本,这些教条也引得北方游牧民族来争相学习,但恰恰是因为束缚于中庸之道,君子之道,我们国家才难以再有发展。”

  邻座中姜夔闻言不禁点了点头,李经茂一改之前笑面虎的作风,直接严词厉色道:“你这话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古法明训就是天子也要遵守,这才能使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即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李经茂引章据典说了一大堆,最后神情倨傲道:“圣人之法是使天下达到至和至美,你如何说国之掣肘在于此。”

  沈风最不耐烦的是辩论,最擅长的也是辩论,对于古代人,沈风思想的开拓性远超这个年代的人,完全可以碾压他的思想:“中庸之道,君子之道,圣人之法,这些教条都是坚信人性本善,不管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恶,实际上都不是完全正确,所以圣人崇尚一个至善至美的天上人间,完全是异想天开,而恶人则想天下变成一个至恶至丑的人间炼狱,同样也不可能。”

  “人性没有所谓的善和恶,因为善与恶都不是人的本能,贪念,才是恒古不变的人性,从婴儿在娘胎开始,人就具备了贪念,饿了要吃饭,冷了要温暖,热了要清凉――渐渐的,人开始不满足于此,以前走路太累太慢,人们开始发明了马车,房子太旧太破,人们开始兴建园林宫殿,结发妻子人老珠黄,人们开始讨二房姨太,这些都是人的贪念,有了贪念,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矛盾,矛盾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人永远无法抹去自身的贪念,所以圣人所说的天人合人永远不可能实现!”

  这一番论调可比那些引章据典来得有说服力,直接回到人性的角度去抨击他的说法,这还没完,沈风继续道:“我也并非否定这些古法,毕竟这些古法为天下做出卓越的贡献,它使得我们学会和睦相处、积德行善,但时代已经不同,这些古法的衍生,是在战乱的时代,谈不上发展,只有赤~裸裸的弱肉强食,那时候推崇这些古法有助于平息战乱,使百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