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驰道设想(下)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了推荐,果然是一点激情都没有了……求收藏推荐,让我有点动力吧)

  陆承启叹道:“这不是朕臆测的,而是根据古籍推论出来的速度。笔&趣&阁www.biquge.info为何秦朝兵威如此强盛?皆因他们不惧怕没有粮草,没有援军,人人奋勇杀敌!当然,驰道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个。朕尝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大家都懂,即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但我大顺亦有未曾王化之地啊!岭南、滇黔、琼州等,至今尚有不服王化边民,化身贼寇。登州、青州亦有水寇。为何寇贼这般猖獗?皆因我大顺军队行军太慢,剿灭不了啊!”

  杨道奇听了,细细回想自己执政一年多的经验,发现确实如此。每每剿匪军队到达之后,贼寇便望风而逃,或藏深山,或入水泊,皆隐藏不见。军队到时,每每找不到贼寇在哪。而当军队一走之后,贼寇又死灰复燃了。如此反复,就好似拉锯战一般,把朝廷弄得耗费军饷粮草,却毫无进展。

  若那时候有驰道,派出的厢军、禁军雷霆打击,这些贼寇岂能逃得掉?杨道奇不禁叹了一声。

  陆承启继续说道:“……驰道建成,不仅仅对军事方面有深远的影响,民事方面亦有帮助。秦朝为什么亡了?世人皆说是暴政,其实不然。乃是因为它穷兵黩武,不懂发展经济。若朕修好驰道,除了战时,驰道一律开放给民众使用。朕曾说过,路通则财通。若想经济有所起色,商税收得多,减轻农户负担,则修路是必不可少的。驰道若只为军事,朕绝不会轻易修筑。但如果涉及到民用,朕哪怕掏空国库,亦要修筑起来。这关乎我大顺朝千秋万代的基业,朕绝对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苏颂、沈括都曾对经济有过研究,听闻陆承启这番新颖的思想,心中都默默思考了起来。陆承启这番话看似平平无奇,但却发人深思。两人仔细思虑了一番,惊觉陆承启所说乃是至理。先不论站在什么角度,修筑驰道的意义都非常重大。战略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等等,都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秦朝为什么能短时间内得到认可?皆因秦朝传播速度快,文化迅速传递之下,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

  可惜秦始皇不甚爱惜民力,才导致庞大的秦帝国崩塌离析。但这并不能否认驰道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驰道,就没有秦始皇一统六国。驰道的作用体现在哪里?最为直观的就是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这在古代看来,根本就好似在天方夜谭。

  君不见明末,明明有可用之兵,却无路可调,眼睁睁看着流民鞑子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