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治大国如烹小鲜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定下心来,说道:“微臣回去便改。”

  陆承启再看了一下参谋部,他本来就对军事不甚了解,可他明白,专业的事情,要交由专业的人士去处理。朝中的武官,大都是靠军功升上去的。这都归功于文宗的军事改革,才得以确立这个比较好的武官晋升制度。不过,也有一些靠着世袭武官混入其中的,陆承启也是心知肚明。一个朝代,总会有一些特权世家的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怎么让这些特殊世家的后代也有点用处?陆承启一时半会还没有头绪,只好一锅端,让他们混入参谋部再说。

  陆承启一字一句地翻看着,也没再看出什么不对的地方来。参谋部不过是他提高武将地位的一种手段而已,陆承启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忘战必危!古语有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一个国家连点血性都没了,这个国家已经到亡国边缘了。满清的例子还历历在目,陆承启不敢有任何轻视。

  陆承启收好奏折,递回给吴显祉,说道:“总体来说,还不错,记住朕说的,回去立即修改。吴卿,经过这次肃清贪官,可还有补缺的官员?”

  吴显祉恭恭敬敬地说道:“回陛下,候补官员还多得是,陛下无需多虑。只不过,熟练的官吏不多了。”

  陆承启说道:“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做事吧。修改完之后,朕会给你内阁大臣的名单。”

  吴显祉说道:“微臣告退。”

  陆承启一个人在垂拱殿,静静地坐了一会,突然高声说道:“来人啊,请礼部尚书前来觐见!”

  在大顺皇朝做官,虽然俸禄挺高,可是要早起,去各部门报到,称之为应卯。就是说辰时之前,要签到。如果迟到,会有考功记录,迟到一次就要扣工资,哦不,是俸禄。

  六部的办事处都在皇宫之中,如果皇帝召见你,你不在,那就是大大的失职了。礼部尚书冯承平接到陆承启的召见,不敢怠慢,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随着传口谕的内侍,一路前往垂拱殿。

  其实,冯承平内心还是挺忐忑的,他也是大贪官一枚,但他认罪态度十分良好,几乎散尽家财,全都捐给国库了,但把柄全都在陆承启手中,他还是感觉到一丝不安。

  踏入垂拱殿之中,冯承平立即施礼道:“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陆承启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别说这些没营养的话,朕问你,春闱是什么时候?”

  冯承平不敢迟疑,立即答道:“回陛下,我朝三年取士,上一年陛下登基,才召开过恩科,是以春闱需要在两年后才举办。”

  陆承启皱眉道:“朕等不及了,朕需要人才,这样吧,朕下旨召开恩科,开科取士,题目由朕亲拟,只要有举人功名,都可参加,昭告全国,于明年二月十五开考。”

  现在陆承启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冯承平即便心有不满,又如何敢反驳?只好说道:“臣遵旨。”

  当即,陆承启叫来秉笔太监,拟了一篇圣旨,盖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之后,递给冯承平,说道:“今日是八月初十,尚有半年时间,足够举子们赶路了,你下去准备吧!”

  挥退了冯承平之后,陆承启松了一口气,但一看到堆积如山的奏折,陆承启还是忍不住一阵苦笑:“当皇帝还真是一件累人的差事啊,也是第一高危职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在了奏折堆上面……”

  可是陆承启不知道的是,当他肃清官场以来,不仅他的威望达到了最高点,还得到了广大的百姓的拥护。人人都兴高采烈地看着一个个贪官被监察士捉住,抄没家产,无不拍手称快,更有甚者点起了鞭炮,以示庆祝……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