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高丽的小算盘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换宗主国的收获。发现除了惹得大顺主动断绝关系之外,他们竟没有讨得半点好处。王徽不禁开始反思了:“难道这一步真的走错了吗?”

  就在此时,礼部尚书崔介安出列说道:“王上,臣近日发现,我高丽境内有不少大顺探子,是否出动兵马,将其抓捕入狱?”

  王徽还未曾表态,林哲倒是开腔道:“崔尚书,此事不妥罢?先前大顺捉拿了我高丽探子,也不过是遣返而已。若是我们再行惹恼大顺,恐怕浿西道的压力就大了。平心而论,如今的大顺,可是我高丽能挡的?”

  王徽心中当然明白,以高丽军队的战力肯定是打不过大顺的。大顺上一年可是成功打败了耶律重元的,高丽再怎么狂妄,也应该知道这中间的差距。

  崔介安说道:“林大人,可莫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啊!诚然,我高丽不及大顺,可如果是大顺这么动作,我们就没有反击机会不成?王上,依臣之见,不如去奏请辽国,请辽国出兵!”

  崔冲也附议道:“不错,辽国作为我高丽宗主国,确实应该保我高丽全境。女真也是辽国藩国,只是反叛不定。我高丽只需拿出实证,辽国定然要答应出兵。”

  王徽心里没底,作为一个刚刚归附辽国的藩国,女真却是早就归顺的。为了高丽,开罪女真,辽国真的会吗?其实王徽想的,不是报仇,而是需要得到女真的保证,不再来高丽掳掠就可以了。至于辽国是否出兵,在王徽看来,并没有那么重要。

  “既然诸卿都附议,此事便宜早不宜迟。孤即拟下国书,由崔卿送入辽国,觐见辽国皇帝。”王徽心中也存了希冀,盼着辽国从中调停,让女真不要搞事了。

  至于大顺,言不正名不顺,是不会来进攻高丽的。对于这一点,王徽是很有把握。毕竟同是以儒家学说治国的,能偏安一隅的时候,双方没理由挑起战争。要是像中原前朝那样,汉人像发了疯一样,不顾一切进攻高句丽,那便是高丽人的末日了。不过也正是这样,王氏才能取而代之,成立亲中原的高丽,直到上一年。

  听了王徽这话,林哲还是有些不放心,说道:“王上,臣听说女真反叛无常,莫说我高丽,便是辽国,他们也会经常骚扰。前去奏请辽国出兵,是否有些冒失?”

  王徽自有他的打算,说道:“林卿不必多虑,孤早就做了两手准备。遣使辽国,乃是下策。至于上策,自然是修葺城池,增派守军。如此一来,自然固若金汤。林卿难道忘了,当年中原伐高句丽,也坚守了十五年,才算灭国。今日我高丽,难道还要输给前人吗?”

  说完这话,王徽总算恢复点自信来。林哲也明白这个道理,农耕民族虽然没有游牧民族那般的攻击性,可守城能力还是一流的。若单凭守城而论,林哲自信没有一个民族能和高丽相提并论,哪怕是汉人,也不行!

  林哲的底气,自然是来自于高句丽抵挡中原皇朝十五载的进攻。最后到了箭镞殆尽,粮食全无,才投降灭国。试问,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连续十五载的敌国进攻中,仍然屹立不倒?除了高句丽,林哲想不出还有谁了。

  但他忘了,迫于防守,是因为自己进攻能力不足导致的。要是双方对等,又如何需要拒城而守?直接进攻就行了,防守只是实力较弱一方,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只是以高丽棒子的狂妄自大,怎么会把自己的弱点每日挂在嘴唇上?他们要吹嘘的,是自己的防守能力,好让高丽百姓安心。以至于时日一久,就忘了自己本身野战能力不行的弱点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