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袭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韶知进退,自是再好不过。“既然如此,仲容也就不推却了。”杨文广抛下这句话后,大声喝道:“军机稍纵即逝,我等须得日夜兼程,明日午时要赶赴太子山前五里地,可否做到?”

  那两万士卒听了,虽在冷风中,却还是大声回道:“能!”

  “好,出征!”杨文广老当益壮,一马当先,疾驰而出。而后两万兵马紧随其后,王韶已然赶了几天路,这等强行军早就习惯了,亦没有什么大问题。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一个身着边军衣甲,身形纤瘦的小卒骑着一匹快马,混入了大军之中。三军都处于出征的兴奋中,根本没注意到一个人混进来了。这人还极其熟悉奉圣州的边军,居然演得天衣无缝,悄悄地跟在最后,竟无一人察觉。

  而此刻在太子山中,耶律洪基正骑着马,顺着一行野兽的脚印在找着那大虫的踪迹。这半日以来,倒是猎到不少牝牡麃(狍子)、鹿、羚羊、野驴、羱羊、野猪、野鸭、天鹅、狼、狐、松鼠和熊之类的。至于大虫,连条虎毛都没见着。

  跟随在耶律洪基御驾旁的耶律良,倒是很平淡。他早就知道所谓大虫,不过是皇太叔耶律重元杜撰出来,赚耶律洪基上当的罢了。不然连熊瞎子都能猎到的耶律洪基,在太子山转悠了半天,怎么会连老虎的踪迹都寻不到?

  耶律洪基看着下了马的御帐亲骑,跨着罗圈腿在雪地之中寻觅,甚至趴在雪地里仔细观看,禁不住一阵叹息:“太宗曾言,‘朕之畋猎,非徒从乐,所以习武事也。’今日朕观之,唯有御帐亲骑尚有强军模样,而宫帐军,怕是不及太祖、太宗之时多矣。”

  耶律良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我大辽立国之前,便是‘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间暇则畋渔为生。其富以马,其强以兵。’如今安逸了下来,勇士们确实不及以往了。如此下去,恐有祸患。且不说女真、室韦等,便是汉人,似乎也强悍了些许。依臣之见,非是汉人便强了,而是我们契丹人便弱了……”

  耶律洪基初闻此言,有些恼怒。但听后,他知道耶律良不过是阐述一个事实罢了。确实,自辽兴宗以来,辽国开始学习汉人重视农耕了,因为这种有时猎获多、有时猎获少的不稳定的渔猎生产,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渔猎的减少,则令越来越多的契丹人不懂得骑马,不懂得挽弓,如此一来,契丹人全民皆兵的优点便被抵消掉了。或许这便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区别所在吧。

  耶律洪基不想深入去谈这个话题,辽国太大了,要想养得起越来越多的人口,围牧和农耕是必然的选择。至于强军这个方面,用人数抵消便是了,汉人不也是这么做的?

  想到这,耶律洪基转移话题道:“南院同知,你说皇太叔会看穿我们的布置吗?”

  耶律良皱眉说道:“宫帐军距滦河行宫尚有五里,距太子山尚有十余里,而陛下身旁只有三千余御帐亲骑。要是皇太叔还能忍得住,那便是……”

  听了这话,耶律洪基别过头去,看着皑皑积雪,突然说道:“若是皇太叔已然设好伏击了呢?”

  耶律良笑道:“陛下亦不用担心,不过十余里距离,宫帐军只需一个时辰便能赶到。再者,陛下不是安插了两万宫帐军在左近吗?若是陛下不放心,大可再调几万宫帐军过来,这样便万无一失了……”

  耶律洪基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明日便调兵吧。”然后抬头看了看天色,又继续说道,“天色已晚,让儿郎们在这守着吧,朕先回行宫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