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章:不是滋味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哥,旁儿说得也有道理!”王安上似乎在一旁,听到了他们父子对话,忍不住如此说道。

  王安石叹了一声,说道:“事已至此,追悔无益。不如再写多两篇策论,好好琢磨一番应考技巧方是。”

  王安上点了点头,说道:“三哥策论,一直是出类拔萃的。要是发挥得当,殿试六甲不是问题。只要三哥能高中,对王家列祖列宗也算是有个交待了。”

  王安石似乎担着重担一样,心不在焉地应了两声:“我们兄弟四人,怎么都要高中一个,不然就在长安不回临川了……”

  “三哥,依我看,这圣上性子跳脱,出的试题应当也是稀奇古怪。不如选些未曾写过的怪异题目,我等做篇试论?”一旁的王安国如是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次的主考官说是参政知事王彦博,可实际上的命题人却是当今天子。一个年方十八的小皇帝,能选出什么好题目来?无非是一些怪异的,荒诞的题目,要举子们强行做论罢了。

  说到这文彦博,也是个烈烈忠臣。传言其在血染金銮殿一案上,竟舍命相守,要与小皇帝共存亡。这样的臣子,小皇帝不瞎眼的话,肯定会重用的。文彦博舍命一搏,也算是搏出个大好前程来。这不,陆承启为了补偿他,竟越过了一众提名,直接选派他作为此次恩科主考官。这种信号一放出来,就知道小皇帝意属他很久了,要进一步栽培他,为他打下政治根基。不然的话,这恩科的主考官,怎么都轮不到他做的。

  很多和文彦博差不多资历的官员,都暗自后悔,当初没有坚定地守在大庆殿中,不然的话,起码能在这次恩科中,捞个巡考啊、副考官来做做。这样一来,也算是分了杯羹,为自己攒了些门生故吏。

  原先很担忧的内阁首辅徐崇光,听闻此次主考官是文彦博后,登时放下心来。这文彦博是个忠臣不假,可他也算是文武双全,曾经率兵平定过王则造反。就是这一条,在大顺的资历中,就做不得文官顶端了。现在的文官顶端,除了内阁首辅,还有谁?所以徐崇光不怕文彦博,因为对手先天不足。

  不管是主考官颁布,还是制科大授官职,都在大顺境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自大顺立朝百年来,何曾有过一次科举,同开制科,制科出身的举子被授予的官职还大过进士科,明经科的?这样一来,不就是等于颠覆了科举的传统吗!

  不过制科不是常开科目,才没有引起更大的问题。不然的话,愤怒的举子们可能连贡院都掀翻了。凭什么我们寒窗苦读十数载圣贤书,竟比不过一些“旁门左道”?文人闹起事来,可不比寻常。虽不至于出人命,可朝廷会因此失了人心。人心是最根本的资源,毕竟辽国那边也是有科举的,高丽那边也是有科举的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