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八章:讨官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三代之力,才能培养得出一个读书人。蒙学时,要请私塾先生,这要一笔钱财。朝廷的官学也不是免费的,还要交束修。束修是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r,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朝廷官学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且朝廷有明确规定,要缴纳“束修”。只是这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老师在接受“束修”,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弟子要拜师,总要有表示。“十条腊r”,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到了大顺,比先秦时物质条件好多了,“十条腊r”算不了什么东西。这束修摇身一变,就成了钱银。地方官学规定了,一年的“学费”为五贯钱,太学为八贯,国子监为十贯。莫小看这五贯钱,已经是大顺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开支了。只有土生土长的长安人,才觉得这学费不贵。可见培养一个读书人,有多么困难。而且这还是一笔豪赌,科举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并不为过,能真正金榜题名的又有几人?余者碌碌,不过沦为乡间私塾先生,代写书信之人,管账先生罢了……

  不论在哪个朝代,寒门总是难出贵子的,天生资源就不向你倾斜,除非真的是天才,像范仲淹那样的天才,勤奋加上机遇才行。官学如此昂贵,很多钟灵毓秀的孩童都耽误了,这是一种悲哀。

  这不,蒙学一出来,就抢了私学、私塾和官学的“生意”,很多人都愤愤地骂开了,说什么“多此一举”的有,“杞人忧天”的有,更绝的是说陆承启“瞎c心”的。因为他们知道,按照汉人贪小便宜的性子,怎么可能放着免费的不上,去上要钱的?或许商贾之家会选私学,官学,但更多的生源,却是被蒙学抢走了。

  不过,他们骂归骂,动作却不会太大。因为蒙学最后是进到皇家大学里的。皇家大学是什么地方?按照读书人的话来说,那是培养手艺人的地方。除了学医好一些以外,都不是做官的。君不见,皇家大学的学子学了两年了,有什么出路?所以想当官的,要选私学、官学;想做工的,就选蒙学吧!

  要是整个大顺最着急的人,应该非给事中孔霖莫属了。

  任谁都知道,他孔霖是孔夫子的四十七世孙,这教化之事,怎么小皇帝想得到别人,就想不到他呢?虽然他并不是正房所出,可也是孔家之人啊!他是孔若愚二子,也算是颇有名声了。

  他早上一拿到《大顺民报》,扫了一眼,就“义愤填膺”地连点卯都不去了,直奔皇宫而去。

  这时候,陆承启尚未起床,还在呼呼大睡呢。这孔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硬生生扛着露水,在宣德门外候了半日,又在垂拱殿外等了半天,才看到陆承启慢悠悠地走来。

  “臣孔霖,参见陛下!”

  深秋的早晨,此刻还是一片黑蒙蒙,高镐都还要打着灯笼,怕陆承启摔着。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冷不防地把陆承启吓了一跳,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怎么孔卿这般早就来求见了,莫非有要事启奏?”

  孔霖深吸一口气:“臣来向陛下讨个官!”

  陆承启更是摸不着头脑了:“讨官?讨什么官?”(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