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学学官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

  更妙的是,太学里面还有勤工俭学一说,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

  只可惜太学是好,但惠及不了全部大顺子民。教育资源是相对有限的,集中在国子监、太学和皇家大学也是无可厚非。但陆承启的目的很简单,只是要全民识字计数而已,并不要求他们都来考科举。当然,蒙学中聪慧的学生,可以举荐到地方官学,继续深造。再由地方官学推荐到太学,然后科举。陆承启要做的,就是形成人才培养的产业链,甚至可以从皇庄出资,资助贫困优秀学生,一直到太学中来,然后直接殿试考核,最后当官。

  按道理来说,这蒙学是最低等的学府,也是最重要的学府。底子打好了,接下来学习就快。按孔霖的资历,怎么也得去太学做个太常卿吧?怎么想着去蒙学了,这让陆承启很不解:“孔卿,你确定没有说胡话?”

  “陛下,臣身为孔圣人后裔,自当将教化奉为己任。教化一道,以蒙学为先。先前私学诸多,良莠不齐,臣有心而无力。现如今陛下设蒙学,臣当毛遂自荐,便是做个教书郎,臣亦无悔无怨!”孔霖斩钉截铁地说道。

  陆承启有点不信任地说道:“可这蒙学,并非只授经典,朕欲让孙觉、陈襄教授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且办学宗旨已定,为‘知行合一,崇文尚武’,孔卿不是一向对武人嗤之以鼻的么?”

  孔霖正色道:“臣鄙夷武人,是不学无术之武人,粗鄙不堪,只懂舞棒弄枪,不懂体恤民生。先祖孔圣人有云,‘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也倡导射艺,臣又如何摒弃武艺?”

  陆承启心下有点明白了:“那孔卿若为蒙学学官,要如何教书育人?”

  孔霖精神一振,知道小皇帝这是在出题考校了:“子曰,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

  陆承启有点无奈,叫他说一下自己打算怎么教人,他却把孔子的话,荀子的话都搬了出来。要是更有甚,岂不是把《劝学》都背下来?当即挥手道:“朕且问,孔卿欲教授何事与人?”

  孔霖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也曾言,有《千字文》,《论语》,《孟子》。臣认为,可添上《诗经》,更符蒙学。”

  陆承启又问:“若其人愚钝,孔卿如何教授?”

  孔霖想了想,才缓缓地说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陆承启首先提出来的,孔霖引用过来,证明他确实下了功夫了。看来孔霖是铁了心要追寻他先祖孔圣人的道路,去教书育人。陆承启再问道:“孔卿大才,为何不去国子监,去太学,哪怕是州府官学亦可,为何要去蒙学?”(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