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章:真腊、占城来使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祥四年十月十二。”

  陆承启的圣旨很短,只是简明扼要,有这么一个政策,可以让你通过劳作,拥有自己的田产。但是,具体怎么做,还是以徐崇光的奏折为准。这奏折也会刊印多份,传到江南各地县衙。徐崇光的奏折上面写得很明确,这开发江南和官员的政绩挂钩。为了升迁,估计没人敢敷衍了事了。

  先前,通常朝廷贬官,都是贬官到巴山楚水、岭南琼州之地。这些地方“天气卑陋,气蒸溽,而海南尤甚。秋夏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以能久?”,瘴气又毒“予至之日,适又甚焉,素巾满郊廛,丧鼓连昼夜,故老言数十年无有也。尝于苍埃白雾中怪鸟正飞而堕,鸡豚狗彘正行而颠仆,问之他人,则曰:‘发瘴然也。’”

  江南此时的人口密度非常低,地广人稀。农业生产都是粗放经营。即便相对发达的广州地区,耕作也“往往卤莽,一犁之后,无复用力”,要进行轮耕,才能保持肥力。当然,这种现象今后肯定会大幅度减少。哪怕汉人乡土情怀重,也难以抵挡有田产的诱惑。中原先进的耕作文化一旦传入江南,以江南的气候,立时粮食生产会跃至全国首列。

  这时候的大顺,气候在逐年变冷,北方越来越不适合耕作水稻了。除了日照尚可的山东东路、河南府等地以外,大多改种了小麦。要是现在就确立南稻北麦的格局,对大顺而言是福非祸。

  把笔搁下后,陆承启才满意地再看了一遍,让高镐差人送去内阁,准备通过参知政事再复审一遍,就可以颁布了。这是较大的朝廷旨意,才有这么多复杂的程序。要是相对简单的旨意,只要陆承启动动毛笔就行了。总的来说,大顺的皇帝权力还是挺大的。

  放下了心头大石的陆承启,心情大好,对高镐说道:“摆驾崇政殿。”

  高镐连忙说道:“皇上起驾!”

  这时候,崇政殿里面的气氛很尴尬。礼部尚书冯承平虽然是这时候的“外交部长”,可他的权力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哪怕给真腊、占城承诺了什么,只要皇帝没有点头,都是一席废话,没有半点用处。

  真腊来使用一口不算流利的汉话问道:“敢问天朝上官,贵国陛下,何时能至?”

  占城来使也眼巴巴地看着冯承平,他比真腊使者更着急。真腊此时乃是吴哥王朝当世,繁荣富庶,并不亚于中原。后世震惊世界的吴哥窟,就是吴哥王朝的遗迹。吴哥王朝和占城一样,都深受天竺文化影响,国中使用的都是天竺文字。而安南深受汉文化影响,可以说这三国的战争,是文化之间的战争。当然,这三国的恩怨由来已久,都是你打我,我打你的,土地换了一个又一个主人,走马灯一样。至于谁是谁非,谁又说得清楚?

  冯承平敷衍道:“使者莫急,陛下在处理政事,等忙完了,自会接见尔等的。”

  话音刚落,就听见高镐的声音传来了:“皇上驾到!”

  冯承平笑道:“陛下这不是来了么?快起身,与我迎接陛下!”

  两国来使都在驿站学过中原礼仪,丝毫没有迟疑,立即起身,准备迎接“天朝上皇”。

  陆承启走进崇政殿后,环顾了一番,看见了肤色黝黑得像昆仑奴的两国来使,心下微微诧异。径直走向龙椅坐下后,冯承平才带领这两国来使施礼道:“参见陛下!”

  “平身,赐坐!”(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