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三章:风景唯独长安好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器进行碾压。知趣的人,早就退避三舍,或许还能惠及当地百姓;不知趣的人,硬想攫取一点利益,就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还可能丢了性命。

  弄完大理府的事后,时间一晃便来到了隆冬十二月。眼瞅着腊八过后,各国使者又备足贡品,或乘车马,或搭风帆,千里迢迢赶到大顺,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大朝会。

  一夜间,长安城似乎被外国人占领了。抬眼望去,都能看见衣着打扮,甚至毛发肤色都不一样的外国使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某曾以为,那钱塘已经是大顺最繁华的地方了,不曾想这长安,比钱塘繁华千倍啊……”

  “使臣不愧是中国通,本官佩服,佩服!”

  一个礼部官员,陪同着辽国使者,附和道。世人皆知,辽国虽看不起汉人,可对汉文化是很崇拜的。这不,腊八都还没到,辽国使臣就到了。

  只见这个一身胡服的契丹人,摇头晃脑地念着:“……秋风吹渭水,落叶下长安。三千繁华已流尽,斜阳斜照古城墙。渔阳鼙鼓,胡人铁骑踏关中。落日楼头,东边竟无紫气升。公孙覆灭,空留残宫荒草深;强汉山崩,才子骚客坐长叹。落地秀才始揭竿,大顺皇朝震三秦。东望北地时,谁解落寞情。前皇已作古,英雄铁血腾……”

  礼部官员听着他掉书袋,心中暗暗好笑。殊不知,没有几斤几两,这些进士怎么能进礼部,做一个礼部官员?能进礼部的,都是熟读经典,明义晓礼之人,这契丹人在鲁班门前弄大斧,实在有点好笑。

  但他也没说错,长安作为历朝历代的京都,确实繁华异常。就拿城郭的大小来讲,此时应该没有一个城池能及得上。

  殊不知礼部官员的无异奉承,让这个辽国使臣更加来了兴致,继而吟出了一首前朝大诗人骆宾王的来:“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这一下,礼部官员有点吃惊了,要知道骆宾王的很长,这个辽国使者能通篇背下来,确实是有点功底。“这蛮子也这般厉害了?”

  殊不知辽国在制度上,处处效仿中原,甚至还有科举取士。当然,辽国只是上层统治者喜欢汉文化,尚未普及到百姓。但上有所好,下必投之。汉文化取代辽国文化,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那使者继续念道:“……青牛绀幰红尘度。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念道最后,竟有些唏嘘,让这个辽国使者也叹气了起来:“长安好是好,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