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税!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有一日会让这些兴风作浪的小国明白,什么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再说回征僧侣道士农税、商税一事,监察司早就禀告了,多地武僧有暴动的倾向,似乎想要冲击衙门。但在青州城一案发生后,便偃旗息鼓了。

  陆承启看了这个暗报后,不屑一顾地抛在一旁,就是这些武僧作乱又如何?他们占不住大义的名分,也想要威胁朝廷收回成命?真个是痴心妄想,要是暴动了更好,陆承启更有借口进行“灭佛”了。

  不是陆承启歧视佛教,而是佛教确实有不对之处。你说他出家人四大皆空,为何庙产多达万顷?你说他出家人戒嗔戒怒,为何要训练武僧?你说出家人不贪钱财,为何要信徒将家产都送入寺庙?

  这都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原后,因为和中原文化结合得很深,所以很多教义自相矛盾。你说天底下到底有多少和尚是真正看破红尘,皈依佛教的?怕只是少数,多数人还是贪图和尚清闲,不用干活有饭吃,千方百计弄到度牒,好“光明正大”好吃懒做,做社会的寄生虫。

  而更多的和尚,连度牒都没有,是假和尚,剃光头发,烫了香疤,就能做“和尚”了。这样的和尚,骗钱是一把好手,真正劝人向善的一个都没!大顺要是再这样下去,恐怕越来越多的人效仿,都不事生产,去当和尚了。到时候莫说传宗接代,就是连社会秩序怕都要紊乱起来。

  当然,陆承启也不揭穿徐崇光,而是问道:“如今那些个和尚,可按时纳税了?”

  徐崇光点了点头,说道:“据臣所知,皆不敢抗朝廷之令,自觉奉上税钱。”

  说得轻松,陆承启可是知道,一些寺庙为了抗税,可是出动了武僧的。陆承启比较意外的是,拥有最多武僧的少林寺居然没有带头抗税,而是乖乖纳税了而一些小庙,却殊死抵抗。当地监察司出动后,才顺利摆平。当然这里面的摆平,个中有多少血腥,就不得而知了。

  陆承启叹道:“道教与佛教,最是富有,其财产加起来,连朝廷怕都有所不及。”

  徐崇光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些僧侣道士亦非一无是处,灾荒年间,其施粥灾民,也算是有功劳”

  陆承启不以为然地说道:“其功是有,但过更甚,不可不抑!若是放任自流,恐三纲五常皆不再也。人心叵测,其为害,危害更甚。徐卿熟读青史,可知东汉末年黄巾张角?若不强加掌控,恐祸患再生矣!”

  徐崇光没有出声,心中却是在想:“和尚也要纳税了,那下一个是谁?怕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幸亏大顺的税率不算高,甚至在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低税收了。所以这次大范围纳税,并没有多少抵抗。要是像之前那样征三成农税,恐怕真的是烽烟四起了。算一算,这夏粮、秋粮交两次税,一共六成,再有两三成是地主的。若是两熟之地还好,一年一熟的地方,恐怕农民是真的活不下去,要揭竿而起了。辛苦一年到头,连肚子都填不饱。万一再来个饥荒年,农民还有活路么!

  陆承启降低税率,却扩大征税范围,其实等于将农民的风险,分摊到地主头上。只是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最大的地主官僚,还是免税的特权阶层。要是哪一日官员也纳税了,他才算是真正改革成功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