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十二章:认罪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坐实了蔡京的猜测。若是按律法,蔡京肯定被罢官了,家产也要充公。但听这话,似乎皇上并不准备重判他。这也是人治的弊端,量刑轻重,完全靠的是一句话。说你有罪,你得认;认为要量刑过重,你也只能承受下来。若是量刑过轻,你得回家烧高香。

  想通了这一点,蔡京不禁又继续想了:“整个大顺,不止我一个这样的官商。别的官商,或多或少有些缺斤短两,以权谋私。是了,是了,皇上这是要杀鸡儆猴,拿我做个典型!”

  蔡京不蠢,一下就想通了这一点。

  他现在的性命,完全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了。如果那些官商不知情趣,不懂上奏自请罪状的话,恐怕抄家流放也在所难免。万一皇上发了狠,将他们人头一个个砍了下来,百姓也不会觉得量刑过重。毕竟这些年来,他们所做的确实有些过了。

  蔡京被拉起身来,平放到一辆推车上,在捕快们的解押下,往天牢而去。他一路上就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皇上到底想要通过这件事,表现出一个什么信号?

  整顿市场风气,那只是明面上的事情罢了。陆承启向来喜欢一箭双雕,甚至一石三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

  “陛下这是要使整个官场风气为之一肃么?这……这不可能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官场若是没有些滚刀肉,陛下能安稳用人?”蔡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要知道一个官员,不求财,不贪色,那他肯定是求权,求名声的。万一哪一日“功高震主”了,陆承启又将如何御下?没有缺点的官员,好似唯有陆承启敢用啊!

  蔡京百思不得其解:“难道陛下真的不怕文官分权?陛下真的以为,区区一个内阁,就能制得住相权了?”

  不是蔡京不明白,只是他看不到一千年后的政治形势。

  只要军政分开,文官就算翻了天都不怕啊!

  为何陆承启敢用没有缺点的官?

  他要名声,陆承启给他名声,甚至让他青史留名。他要权,陆承启也给足权他。当然,你不能逾越,更不能伸手到军队。你只能用你手中的权,去为百姓服务。

  好似正直如苏轼,陆承启就用得非常顺手。为什么呢?因为苏轼自觉啊,他只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行事,断案也没有糊涂案,这样的臣子,用得省心!虽然他有时候也会“多管闲事”,配合御史台弹劾这个,弹劾那个,但用人以才,陆承启觉得苏轼还是适合做一个包拯似的人物,才能保得住他。

  刑部衙门内里,苏轼转了进去,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以为此案,臣断得如何?”

  后堂坐着这人,赫然便是当今大顺天子陆承启。

  “还算不错,罚也罚了,打也打了,抄家也抄家了,就此算了吧。至于蔡京,让他在天牢里面反省反省,末了贬官安南州便是。至于其他不法官商,朕倒要看看,他们会不会自首!”陆承启放下了茶杯,慢条斯理地说道。

  苏轼也知道,这是蔡京最好的下场了,当即说道:“陛下处事公平,臣拜服!”

  “苏子瞻啊,你也学会拍马屁了啊!”陆承启哈哈大笑道,“最近还有没有写诗?朕记得,前些年你才出了本诗集来着……”

  “陛下,诗词不过小道尔,不足挂齿,不足挂齿!”苏轼连忙谦虚地说道。

  陆承启笑道:“要说这大顺,最出名的恐怕不是朕,而是你苏子瞻啊!你的诗集,朕也看过了。不错,要是兴趣所致,就继续写下去罢,莫要误了刑部事务便是。”

  “臣受教!”苏轼当即诚惶诚恐地说道。(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