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七章:谁为刀俎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用契丹人急于退兵的心理,一次次诱使契丹人来偷袭,这就好比钝刀子割肉,一次一次给契丹人放血。等契丹人士气降到最低,那决战的时候,必然能占上风。至于后续粮道,陛下定然会妥善安排,介时末将再前去接应,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会有所闪失!”

  正是因为王韶这句话,种诊才下定决心,将粮食全都发放给士卒。

  他原先是怕士卒一旦得了粮草,就会形成逃兵。但他显然小看了禁军的制度,那抚恤制度,和军功奖赏制度的完善,别说禁军,就是刚刚充入进来的边军,也渴望建功立业,在马上博一个前程。

  再加上单枪匹马,如何能在草原上活下去都是问题,没有人会这么傻去当逃兵的。

  更何况现在刚刚赢了一仗,士气正盛,更不可能有逃兵了。

  大军迤逦出发,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小山包,如此又走了一日,行进了一百五十多里地。

  春冬季节,草原上很多沼泽都成了平地,皆因没有降雨的缘故,河流都萎缩了好多。

  再加上不断派出的探马,探明了道路,再加上早有监察士的暗探进入辽国,规划出了一条最安全的行进路线,所以大顺军队走得肆无忌惮。

  别看陆承启这一次是心血来潮攻伐辽国,其实为了这一仗,他足足准备了十年!

  十年里,不管是发展经济也好,还是训练军队也好,所图的就是这一仗。彻底将辽国、女真、蒙古这三个隐患消除掉,汉人的江山才会坐得稳。旁人不知道皇帝为何这么凶悍,别人来打打草谷,你就要和人家决战。

  只有陆承启知道,时间不等人。一旦到了小冰河时期,草原人实在耐不住寒冷要死命南下的时候,汉人就要开始遭灾了。

  战争之中,手无寸铁的平民是最为无辜的,也是受难最为严重的。

  正史上,靖康之耻,多少汉人倒在金兵的铁骑下?

  蒙古灭宋,多少汉人被蒙古人屠城?

  明末之时,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都被胜利者篡改成了功绩。可那些死难的百姓,谁替他们申过冤?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那些百姓,纵使他们有诸般不是,但也不是你们肆意剥夺他们生命的根据!

  陆承启恨这些游牧民族,他们泯灭人性,肆意屠杀。为了避免悲剧发生,他只有以杀止杀。

  杀一人是罪,杀十人为凶,杀百人为恶,杀千人为将,屠万人是雄,杀得百万人,是为雄中雄!

  要背负骂名的话,就由陆承启背负吧,他宁愿名声受损,也不会让历史重演!

  只是契丹人还不知道陆承启的决心,这次纠集大军的王公贵族们,还以为大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只要他们应对得当,汉人又怎能在草原上生活得下去?最多两月,他们就退去了。于是他们根本不把大顺四十余万兵马放在心上,甚至还在营帐内歌舞升平,恣意狂欢。

  大顺?汉人?大军?

  哈哈,都是笑话!

  在契丹勇士面前,他们都只是一碟菜!

  只是谁为刀俎,谁为鱼肉,此刻谁又能知道?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