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他来了!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在他们看来,忠君奉上这种事,本就很正常啊,何须用这多么多的大道理来对其反反复复地剖析。

  不过嘛,与底层民众所不同的就是,满朝士大夫以及士林学子们,在聆听《道学》过后,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儒家子弟,往后要扬眉吐气了。

  虽说有些士大夫不是很想见到脱离了掌控从而变得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呢,限于时代局限性的他们,根本想不出该如何驳斥结合了儒释道三教核心思想的《道学》。

  最重要的是,《道学》…那可是昊天上帝赐予的大道妙法。

  关于这一点,信者,还是特别多的。尤其是对于读过几本书的人来说,没有一人会相信,一个还未束发的童子,能够撰写出此等奇书。

  最后也是为人关注的便是,宫中已有消息传出,上元佳节一过,朝廷将在汴京城东南方向扩建一座规格超大的瓮城。

  在其中,诸般强国富民之妙法,将会一一现于世人眼中。

  虽说当下这个时候,民间凡夫俗子还不晓得强国富民之妙法,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但少数的有心人,却已打听到,朝廷正在大肆招揽各种匠人和医士。

  医士好说,肯定是涉及到了救死扶伤的妙法。

  不过匠人嘛,其涉猎之广,简直就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农林畜牧,锻造冶炼,烧瓷染布…可以说,朝廷的旨意,是要招收天下百工。

  虽说进了瓮城短时间内再也出不来,但就凭管吃管住且每月足足有三十贯俸禄,此等天大幸事,短短数日内,生活在汴京城中的人,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元旦前一天,孙婆茶舍内,闲来无事的一众人等,又是聚到了刘二身旁,静心聆听他悉数道来的消息。

  “诸位,进了瓮城,朝廷管吃管住就不说了…每月得三十贯俸禄这件事,某听闻,好像这还是最基本的!”

  话语至此,围于刘二身边的数十人,一个个惊呼不已道,“三十贯钱,你说…这还是最基本的?”

  “我家叔爷在县衙当差,他曾与我说过,一县县令,每月单是俸禄便有三十贯钱…如此说来,只要进了瓮城,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等同于县令大人的俸禄了。”言语之人,是个挤在人堆中的瘦削汉子。

  听闻他所言,茶舍内,惊呼声又是好一阵的此起彼伏,一时间未曾停下。

  说实话,此时此刻,也由不得他们不惊呼连连。

  要知道,历数千载之演进,不光是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就连历代官吏俸禄之厚,亦莫过于宋朝。

  再加上最近几年几大产粮区算得上是风调雨顺,一石米粮的价格,不过是百八十文钱而已…省点吃的话,足够一个成人吃上近三个月的时间。

  是以,若仅是估算饱腹这件事,那么一个五口之家,一年下来,用在购买米粮上的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