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3章 杨桃的克里姆林宫之旅_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斯大林又对“决定”做出了一番解释,比起所谓“开会研究需要时间”这种有些无聊的借口,杨明志在莫斯科多逗留一些时日真的理所当然。

  “未来的几天,你和妻子去银行开新账户吧,巨额的奖金当打在你们的户头上。我许诺的住房、车,还有女佣、警卫员,都将迅速落实的。至于您今晚,我郑重的邀请您睡在克里姆林宫里。”

  “睡在克里姆林宫?!”杨明志万万没想到,斯大林居然会给予自己这样的礼遇,“您……”

  “哈哈,沙皇早已成为历史,这座宫殿如今是人民的宫殿。您作为苏联公民,是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干脆这样,今晚我们共进晚餐,在这之后我许你一间大房间,你们夫妇安稳的睡上一夜。明日,我会安排专人为你们安排正事。”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敬的酒岂能不一饮而尽呢?

  杨明志估摸着,他受到的已经是超国民的待遇,切不可辜负这位大胡子铁人的特别关注。

  “遵命!斯大林同志!”

  克里姆林宫是苏联当局的代名词,它是权力的象征,抛去这些,这座宫殿的确如斯大林所言,是“人民的宫殿”。

  苏俄刚刚建立,国家财政吃紧,国民生活糟糕,尤其是人民的住房状况非常恶劣。例如莫斯科城内,当时许多旧建筑成了危房,吃紧的财政导致国家没能力在首都大兴土木建造新宅。

  为了解决这个紧迫问题,列宁等人提出了住房公社制度。无论你过去是否拥有房屋,都必须搬到住房公社中,与其他人家共享一座房子。在这样一种制度下,苏联人均只能分到两三平米的居住空间。尽管对于很多富裕的人而言,这很不公平,但是确实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问题,也让列宁赢得了贫苦人民的拥护。

  至少在那个时代,苏联的官员们没搞什么特殊化,就连列宁本人也是和一家人挤在小房间内。

  随着全联盟经济状态得到改善,财政有了钱,针对莫斯科就开始大兴土木。

  尤其是斯大林掌权后,大量多层居民楼建成,市民的平均住房面积得到提高。

  许多高级官员一开始是住在克里姆林宫里,因为这里不仅居住条件优越,装饰得也富丽堂皇。

  可是克里姆林宫是属于国家的,高级官员纷纷搬出去,在莫斯科郊区,或是修善沙俄遗存的旧别墅或是兴建新的。

  如今斯大林是在宫中办公,到了下班时间,专车也会拉着这位苏联领袖,去往属于他的郊区别墅。如今莫斯科宽大的街道不可能有堵车,回家睡觉的车程还不到二十分钟,斯大林自然很习惯于这样的工作生活。

  杨明志则不然,他得到的许诺尚未兑现,至少今日势必得找个靠谱的地方舒坦睡上一觉。

  既然克里姆林宫里有着大量的住房,住在这里的确是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