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章 殿试名单_汉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卿等所拟定的殿试人才名单?”

  刘宏将一张写满了姓名的帛书随手摔在了案几之上,很是不悦地看着蔡邕。

  这完全出乎蔡邕的意料之外,这份名单可是他们九人经过反复斟酌、精挑细选而来。

  他原本还期待着天子的赞赏,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劈头的凉水。

  “敢问陛下,这名单可是有何不妥?”蔡邕满脸的不知所措。

  “当然不妥。

  记得朕当初强调过,推荐选拔人才不能局限于名声与出身的藩篱,要多给那些没有出头机会的寒门士子一些机会。

  可现在你看看,这名单上不少名字连朕都耳熟能详,这才名何其之大啊!

  可实际如何呢?有多少是真才实学,又有多少是靠经营吹捧而来?”

  “汝等不要以为朕终日困守宫中,就孤陋寡闻,不知世事。

  朕现在就说说你这名单,你看朕所说是否有误。

  张邈、刘表、郑泰此三人,都在党人中广有声名,交游广阔,将他们看作党人也不算冤枉;

  李瓒应该是已故名士李元礼之子;

  荀攸、钟繇、韩馥出自颍川名门望族;

  袁遗、袁绍、袁术三人都出自汝南袁氏吧?

  这袁氏还真不负其四世三公之名,一次小小的策试竟然塞进来三位公子,这是在向朕彰显其名门底蕴么?”

  刘宏说到这里,直直地盯着蔡邕,问:“还需要朕继续往下数吗?”

  “这——”

  蔡邕有些傻眼,着实没想到刘宏能知道这么多人。

  可是他也觉得委屈,从他本心来说,他并不觉得举荐这些人有什么问题,虽然其中有几个较为敏感的名字。

  于是蔡邕犟着脖子回了一句。

  “臣深知天下不乏徒有虚名之辈,可臣亦以为不能因噎废食。何况天下无名之士不可胜数,如何得知其是否有真才实学呢?”

  刘宏一愣,心说这还真是自己也有失偏颇了啊。

  他先前只是想着尽量用那些出身背景简单,有才而暂时无名或者无法出头的人,可他忽略了这时代根本就没有一个可行的考察标准,在只举荐而不考核的条件下,所能衡量的大概也只有名气、家世和感官判断了。

  说来说去,刘宏现在搞的这种先举荐再殿试的方式本身就是个妥协下的产物。

  他的最初目的也不过是以相对正统的方式,为了得到一批可供培养的亲信班底,顺便试探一下实行全面考举的可能性。

  而原本对于蔡邕等九臣是否能推荐出合适人才,也是抱着捞到一个是一个的想法,反正刘宏真正想要的人都会亲自塞进去的。

  可是真正看到名单时,刘宏却又贪心了,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刘宏发现他自己也是想多了,其实根本就不用在乎推荐名单上有谁,看着不顺眼的直接删掉或者不录用不就得了,而且也没必要非得现在就向蔡邕等人显示他排斥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