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趁热打铁忠烈祠_汉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拼死御敌,既为保境护民,又是为母报仇,此即为孝。

  只可惜其为孝舍身,壮年而亡,朕甚是憾之!”

  刘宏面现悲戚惋惜之色,稍后又问桥玄。

  “桥卿,赵太守祖籍何地?可有遗孤?”

  桥玄答道:“赵威豪为甘陵东武城人,其只有一子,与其夫人及赵母同亡于阵前。”

  “唉!”刘宏深叹一口气。

  “现任甘陵相为谁?”

  “刘虞刘伯安。”

  刘宏愣了一下,然后道:

  “拟旨,赵苞为国为民,忠孝两全,追封其为忠节侯,另在赵氏宗族之中选一纯良稚子,继承忠节侯香火。

  赵母教子有方,临阵有节,追赐为昭德夫人。

  赵苞及其妻子、母亲之墓皆按公侯之礼重修。

  相关事宜交予甘陵相刘虞署理,并令刘虞及其以下官员代表朕与朝廷,择日前往忠节侯墓前拜祭。”

  “众卿以为如何?”下旨完毕,刘宏问道。

  “陛下圣明!”

  群臣虽然艳羡赵苞死后的殊荣,但此时也不会有异议。

  这时代的朝臣在对待外族这个事情上还是很有节操的,哪怕在朝中经常因为战与守而争斗,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原则性底线始终是共识。

  不像后世,有着太多没有脊梁骨的跪族和舔狗带路党,这大概也是因为有没有民族自信的差别吧。

  “可惜朕追赠再多,亦无法挽回忠节侯之生命,终是辽西郡百姓失去了一个好郡守,而朝廷亦痛失一栋梁之才。

  朕以为我大汉官吏皆应以忠节侯为榜样,学习其不畏强敌、舍私为公之气概,传承其尽忠职守、为国为民之精神。

  诸位更应领悟到‘忠孝’之真正含义,此乃忠节侯以其生命所诠释的,是忠节侯遗留给我大汉君臣最大的财富。

  以常言论,‘忠孝’即忠于主君,孝于父母。

  而朕以为,忠孝皆有大小之分。

  小忠者忠其主,大忠者忠其国家、血脉、民族。

  于我大汉臣民而言,忠于我华夏民族,驱除胡虏,永保我华夏血脉传承,免除亡族灭种之威胁才是最大之忠诚。

  至于孝,先贤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朕以为让我大汉百姓都能享于孝道,甚至以百姓之孝为孝才是我等君臣应遵循的最大孝道。

  正如忠节侯那样,他抗击胡寇,保境安民,此为至忠;

  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却保住了我大汉数千数万个母亲,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孝道吗?

  列位皆是朝廷之栋梁,食国家俸禄、受百姓供养,亦是大汉百姓之依靠,更应明白此中道理。”

  刘宏突如其来的这番感慨,让朝堂群臣深感意外,他们表情各异,或沉思、或震动、或不以为然……

  这也在刘宏的意料之中,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完整的民族、国家的概念,现在的多数人更认同家国而不是国家,由此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刘宏真正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