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53章 东北易帜 四_285_兔子的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央就不会因此而责怪赣西分局处理康泽的行为,而是思考着要如何才能彻底解决东北军内部的顽固派,使其真正与大同党站在同一阵线,而不是时刻防备着彼此。

  原本为了高举义旗,贯彻抗曰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同党对东北军一再退让,东北军元老派却不怎么领情,一再处处刁难。

  无奈之下,大同党只能选择第二套方案,首先团结东北军内部的少壮派,促使少壮派取得东北军的实际掌控权,最后再和少壮派合作共同抗曰。

  大同党的第二套方案还没有开始实施,南方又爆出了新的大事件,两广悍然发起了“五一事件”,宣布常凯申集团为非法政斧,成立了广州临时政斧,常桂战争再次爆发。

  战役一开始,蓄谋已久的两广集团高歌猛进,连续获得了不少胜利,一时间金陵人民政斧好似处于风雨飘摇中,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见自己的结拜大哥危急,原本已经准备和大同党合作的张学良又转到了常凯申那边,此时此刻,重情重义的张学良实在不愿背弃自己的结拜大哥。

  如此迂腐的行为,大同党气愤,东北军少壮派也失望,元老派却是十分高兴,少帅终于又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

  为了支援自己的结拜大哥,张学良抽调了沈克的106师和檀自新的骑兵第10师南下归常凯申指挥,除此之外,还抽调了黄永安的炮兵第6旅和乔方的炮兵第8旅,总共两师两旅的兵力。

  张学良如此慷慨,常凯申自然是来者不拒,收到拜弟的电报,想也不想就接受了张学良的援兵,并回电要他看好盘踞在西北的大同党,以监视为主,围剿为辅,待中央军彻底解决两广问题之后,再兄弟齐心,消灭西北赤匪。

  与两个大佬的“惺惺相惜”不同,东北军普通战士此时已经厌倦了内战,唯一的念想就是打回东北,想要他们帮常凯申打两广,那是几乎不可能。

  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例外,东北军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各个师长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沈克、檀自新、黄永安、乔方四人早有离意,听说少帅要派兵援助委员长,几人便毛遂自荐,很快便得到了张学良的应允。

  他们这些主官想要离去,底下的普通士兵也没有任何办法,无奈只得跟着自己的师长旅长南下,多年后全都后悔不已。

  见张学良有偏向常凯申的迹象,大同党不得不加快脚步联系东北军内部的少壮派,希望能借助少壮派的影响力重新拉回张学良。

  早在五旗镇战役之前,工农赤军便俘虏了不少东北军军官和战士,经过思想教育改造后,不少人已经完全转投到大同党的怀抱,其中便有高福源。

  高福源原是东北军六十七军107师619团团长,曾与东北将领黄显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