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我且先行,卿等随后_汉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就在刘禅马不停蹄往五丈原赶的时候,屯兵于渭水南岸的魏军大都督司马懿处却也接到了斥候零星传回来的消息。

  “把守依旧密不透风?”司马懿捏着手里的文书,眯着眼睛自言自语,半晌,却忽然笑了起来,随意抛开了手里的东西:“要真是密不透风的话,斥候为何能摸到原上去?这份文书谁写的?”

  “......回都督,是末将。”

  一年轻小将从台下拱手出列,正是眼前这位司马大都督的次子司马昭,年方二十三岁。

  却说司马懿治军极严,平时却是无妨,但在这中军大帐中,司马昭是万万不敢称“阿翁”的,只敢称“都督”。

  “下去领十鞭。”司马懿也不多言,只是摆了摆手,便不再看他。

  “......喏。”司马昭面色苍白退出帐外。

  帐中一时寂静,司马懿忽然转头看向帐中另外一人:“伯济,近来北岸没有消息传来吧?”

  “并无消息传来。”帐中走出另外一员面色沉稳,大约四旬左右的武将,赫然是此间地位第二高的郭淮郭伯济。

  而司马懿所说的北岸是指渭水北岸的阳燧小城以及郿县西北的积石原(北原)。

  却说此次诸葛武侯出兵北伐,是从褒斜道进兵,进攻矛头点在了渭水北岸的郿县。

  郿县正处于渭河谷地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过渡区域,由这里向东可以进抵长安城下,直接威胁魏国的京兆地区,向西则可以控制陈仓、陇县等地,一举阻断关陇之间的交通。

  为此,武侯这次是分兵两侧。其一,是主力出斜谷,占据郿县附近的有利地形,采取持久方针与魏军对峙。而这个有利地形,一是五丈原,二是积石原(北原)。

  五丈原位于陕西宝鸡市祁山县五丈原镇境内,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是一处形势险要的高地。在这里扎营,居高临下,东据武功水,北据渭河,易守难攻。

  而积石原在郿县北大概五十多里的地方,所以也称之为北原。也是山林积石,经川丘阜,居高临下的一处险地。

  蜀军从五丈原北渡渭河,就抵达了积石原,控制住这一高地,就能够南北夹持渭水并切断两岸的陆上交通线,从而也就阻断了陇道。

  其二,是在陇右方向也部署一支部队,在兰坑附近屯田。

  这只军队实际上是陇右作战的预备队。等到蜀汉主力大军成功阻断陇道后,这支部队就可以适时出动,采取武力威慑与劝降说服相结合的手段,逐步蚕食掉魏国的陇右各郡。

  不过司马懿的反应也很快,他先是力排众议,率主力渡过渭河,在渭南背水扎营。此举主要是担心蜀军向东进攻长安。

  如果魏军留在渭河北岸待敌,蜀军就可以分出兵力依托渭水设防,主力则迅速东进,这样司马懿就不得不将军队调往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