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疯狂跃进的年代_穿越者归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怕什么。”这话倒也没错,人们最相信介绍信,红色的公章代表的是无上崇高的革命政权。

  五十年代社会流动不大,火车对号入座,几个解放军同志闲不住,非要帮列车员打扫卫生,他们的军装领章上还缀着军衔标志,经典的65式军装要在几年后才出现,车上还罕见的看到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想必是援华的苏联专家。

  “个个都是活雷锋啊。”刘汉东低声赞叹道,“这时代的人真单纯。”

  “雷锋还活着呢。”刘彦直早已见惯了历史,很淡然的闭目养神,而姬宇乾已经拿着相机凑过去和人家搭讪,要帮人家拍照片了。

  旅途轻松而愉快,下车的时候,所谓的省报记者已经搭上了美丽的列车服务员李凤仙同志,两人还互相留了通信地址呢。

  “她都能当你奶奶了。”刘彦直揶揄道。

  “那又怎么样,你和冯婉不也是忘年交么。”姬宇乾反唇相讥。

  江北是刘汉东的老家,他的爷爷和父亲就住在江北军分区家属大院,时间紧迫,他不能回家探视,三人先去南泰县执行任务。

  火车站距离淮江不远,出了站就能望见雄伟的江堤,岸边种植了大片的香樟树,当年也是江北的风景名胜,此刻树林已经变成了白地,工人群众们齐心协力,将香樟树全部砍伐掉,就地烧木炭,为炼钢提供燃料。

  姬宇乾拍了十几张照片,感慨万千,回头看看中西合璧的火车站,又啪啪的按动快门,这座火车站是著名设计师,也是陈子锟的夫人林文静设计的,是建筑界的杰出作品,可惜在九十年代初期被愚蠢的市领导下令拆除重建了。

  火车站旁边就是长途汽车总站,长途车是那种突出的卡车头加上车厢,油料不止,车厢上方背着一个大包,装的是煤气,帝国主义封锁我们,烧木炭,烧煤气的汽车在全国都不是稀罕事。

  他们买了车票,踏上了去南泰县的旅程。

  县级公路基本上是土路铺着碎石子,长途车开得很慢,车上人很多,沿途景色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和省城乡下一样,到处都是土高炉。车上的干部群众都在谈论着自己炼钢的事儿,难掩兴奋之情,仿佛赶英超美真的指日可待。

  八十里的路走了俩小时,南泰县城破败不堪,一条马路百十米,电线杆子十几个,穿越小组没有分秒耽搁,立刻去了南泰县委,先和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们沟通了一下,出示了工作证和介绍信,大侃一通,取得信任,宣传部和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陪着他们下乡去看钢铁卫星。

  县里到乡下的道路就更差了,他们坐的是县委的嘎斯吉普车来到乡下,公社书记带着会计热情的接待了省里来的领导,先坐下来大侃一通大炼钢铁的英明决策,然后带他们去仓库看了钢铁卫星。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