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回 孤立之势_极品丫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皇宫一处偏僻的院落。

  崔瑾辰白衣,束发,立在庭前,手持一卷书,默默背诵。

  一小太监探头探脑的在门口看了半晌,见四下无人,忙上前在崔瑾辰耳边低语几句。

  崔瑾辰眼神一亮,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扔到小太监手中道:“人在何处?”

  小太监满意地瞅了一眼银票的面额,笑道:“巳时一刻,在宫门口。赵公子快想想办法吧。”

  崔瑾辰沉吟道:“这会皇上上朝可还结束了?”

  小太监朝长门宫方向看了看,笑道:“今儿个十五,太后临朝,估摸着不会这么快。”

  先帝过世,留下口谕。因太子年幼,凡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及高相处分。且太子未成年时,皇太后可逢初一,十五或有国家大事时,临朝听政。

  新帝登位后,太后极少出现在皇室宗亲,文武百官面前。但每逢这两日,必盛妆与新帝同行。

  崔瑾辰待小太监走后,暗暗思虑开来。

  ……

  太和殿位于皇宫中路,殿宇雄伟壮丽,庄严sù穆。

  三尺见方的大青石砖,拼贴无缝,中间光洁如镜,四周琢磨出四喜如意云纹。百官分列而站。

  大殿之上,赵靖琪一身黄袍,气宇轩昂的端坐于龙椅之上。

  龙椅之后,置六十四扇宽大屏风,上绣腾龙展凤。屏风后,李太后身着朝服,头戴珠翠,面无表情的看着阶下诸人。

  “回皇上。今春西北一带大旱,久未有雨,农民今秋收成,恐降三成。臣以为,西北赋税需得下降两成。百姓方可度过难关。”

  上奏的是中书侍郎胡武。此人年方三十有六,文弱书生一个,偏取了个威武孔有的名字。景德十四年探花,师从崔家。

  “这……高相有何见解?”赵靖琪只觉头疼,把难题抛给了相爷。

  高则诚缓缓而出:“臣以为降税一事,非同小可。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降,降多少,需得三思而后行!”

  胡侍郎垂头看了脚下一眼,高声道:“皇上,高相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灾情迫在眉睫,倘若三思而后行,只怕百姓日子难熬。臣以为,当机立断方是上策。”

  高相顿了顿,淡淡一笑道:“先帝在时,因西北常年有灾,赋税一降再降。若再降……只怕引得莘国其他地方有异,胡侍郎忧国爱民是好事。但政令并非儿戏,法典条文摆在那儿,便是要降。得讲究方式方法,而不是盲目行事。”

  胡侍郎冷哼一声:“敢问相爷,有何良策?”

  “一时半刻,何来良策?”

  高则诚在朝中一向呼风唤雨,似今日这般令他当堂难看之事,还从未有过。更何况这人还是崔氏门生。高则诚心下微有不快。

  “没有良策,还谈什么方式方法。谈来谈去。白耽误时间!”胡侍郎也不知哪来的胆量,嘟嘟囔囊说了一嗓子。

  高则诚似被人打了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