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二九 我们的时代!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指望,在前期摸排工作中被指认出来之后,这类人物便会被当作靶子淘汰掉——拉出来作为群众大会的批斗对象,最后一根绳子吊死了事。

  这些被琼海军拉出来作为靶子的本身当然不是什么好鸟,所以当他们被拉到台上,由琼海军的主持人员告诉下面那些“受到蛊惑的劳苦大众”:他们所犯下的罪行都是在这些首恶分子撺掇之下才干出来,他们本身只是不明真相,受到蒙蔽的好人时,下面那些人很自然就会把怒气全部发泄到他们身上——人总会这么一种观念:自己犯的错误多半都是别人唆使的,如果不是那些坏人捣鬼的话,自己本可以做一个好人。这种思想若在诉苦会,批斗会等特殊环境下,往往就会转变成为对某些特定人物的极端憎恨。

  于是,最终,当台上那几个“反动分子”在全体参加者的愤怒声讨和咒骂声中被套上绳索,挂到绞刑架上之后。台下的诸多前土匪们也得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自觉与以往的罪恶生活彻底一刀两断,精神抖擞去迎接管教干部们给他们描绘的美好新生活……

  ——这就是琼海军对俘虏的整个“转化”过程,其总体手法仍然是“拉拢大多数,孤立一小部”,但具体方式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后世的种种洗脑手段。自从解席和庞雨两人当年与十几名弟兄在琼州府外王家庄首开此举之后,这些年来他们对此已是应用得愈加熟练。

  只不过解席自己也清楚,这种手法虽然见效很快——基本上只要一个月左右就能把一批原土匪的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但如果太过于依赖这种群众运动,则难免会有上瘾失控之虞。后世那位开国太祖爷对此道可谓炉火纯青,终其一生都在倡导人民运动,即使在夺取全国政权,自己掌控了这个国家之后,居然依旧不停挑动群众起来搞运动,很难说不是因为对此道上瘾沉迷了。

  所以他在实际运用中一直是小心翼翼,同一批人最多搞个一两次批斗会就差不多了。对于预定被“淘汰”掉的人员也都是慎之又慎,除了匪首贼头,或者手上沾染血债实在太多的要加以处置外,其他大多数人都被归入到“可以挽救”的行列中去。至于说那些人中间有贼心不死,还想着要逃跑出去继续作恶的,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但即使跑出一两个去,也不至于酿成大祸。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而不是像这年代很多地方对于罪囚直接上了手镣脚铐之后再强迫干苦力活?说穿了还是一个效率问题——琼海军在这里的一切都是草创,所有行动都要讲究个“快”字,强迫那些囚犯干活,还要分派人力去监视看守他们,这种低效率的方式实在不足取。

  而那些壮劳动力在经过思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