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四三 分赃?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支舰队的核心力量,战舰也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当前,他们在东南亚这一带,除了与明帝国和郑家达成了和睦外,与欧洲各大势力还是处在全面开战状态。虽然迄今为止,他们在战场上还从没吃过亏,凡是敢来找碴的对手无一不铩羽而归,可那主要还是仗着琼海号作弊般的能力。随着岁月流逝,琼海号的机器寿命愈来愈短,保养时间越来越长,相信她迟早有一天会真正成为一位尊贵的“码头皇后”,趴在船坞里出不来的。

  这样他们必须要考虑增强自身实力,在没有琼海号的条件下,和大航海时代的西洋诸国在海上争雄——在这种情况下,战列舰的决定性作用乃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随着肖郎的蒸汽机投入实用状态,以及琼海号的老态渐显,已经有人向王若彬提议,说咱们能不能着手研究设计一款大型的,使用蒸汽和风帆混合动力,并且用金属防护板作为外装甲的大型战列舰。用以弥补未来琼海号退役之后,海军可能出现的战力不足现象?

  提议虽然简单,可真正要做起来,这个过程显然不是一两年内能解决的问题,王若彬甚至觉得以他们的技术进步之快速,这一类型的大战舰很可能在被设计出来以后就已经过时了——更不用说真正在船台上制造出来。

  作为来自后世的时空穿越者,他们这个团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完全了解和掌握后世技术发展方向,但恰恰是因为知道得太多太准,就反而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那些注定要被淘汰掉的技术上了——王若彬先前把主要精力放在纵帆船和飞剪船的技术上,因为他知道十八世纪的飞剪船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未来也不会再有更多需要改进的东西,可以说是达到尽头了。于是便放心大胆拿来用,不用担心会有技术过时的危险。

  而对于使用机械驱动的钢铁大船,即使知道这是未来船舶发展的必然方向,王若彬却并没有什么自信敢在这方面充内行——他毕竟只是个古典船模爱好者,要说设计帆船的话,在其他同伴们中间还可以称得上是内行,可对于正儿八经的现代船舶设计专业,却绝不敢说比肖郎,徐慧,冯宇飞他们强多少——大家都是外行呢。

  另一方面,船舶制造乃是一项对综合性技术要求相当高的行业,而由于这边各个单位都在努力“恢复”后世那些先进技术,他们的各项技术水平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些进步。这反而导致王若彬无法决定采用何种技术来建造他们的大战船——你今天好不容易经过反复对比测算,终于在图纸上决定好使用某类机械或是材料,明天相关单位就跑来告诉你:我们可以拿出更好的产品了这不是让人发疯吗?当然王若彬也可以人为确定一个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