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六八 还是谈钱吧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年,他们的学问早已是圆融贯通,自成体系了。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形容方式:这几位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已定型,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也全是从儒家经典,圣人大义中而来。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然而就在短短这几天的交流中,他们却分明看到了一个与传统儒家理论截然不同的新世界。虽然林汉龙郭逸等人所说的并不多,但这几位大明朝的顶尖文人却可以在那片言只语背后,感受到在那里必然存在着的,一整套无比庞大,而且似乎是比他们原先所学更加完美,更加自洽的文化体系。

  对于寻常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开亮眼长见识的好机会,但在座这几位却都不是寻常人——他们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道”,他们也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了大半辈子,其一生功名事业皆由此而来。这时候再看到旁边出现一条新的道路,哪怕有人告诉他们说这是更接近于圣贤之道的近路,他们也不敢接受了——他们的头脑已经是灌满了水的杯子,再也接受不了其它观点。

  周延儒这句话一说,旁边钱杨二人立时点头表示同意,其中钱谦益脸上更是露出一副“心有戚戚焉”的表情来——作为和短毛接触最久,打交道最多的高级文人,他受到短毛的“荼毒”也最是剧烈,其实在很早以前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而钱某人的应对之法便是不闻不问,故作不知。即使有时候有后辈学生问起,也只是以“髡人之法虽妙,却似脱胎于西夷,非我中华之学”糊弄过去。

  这固然让他能在后辈和短毛面前都维持住体面,可有时候在深夜无人,独自静思的时候,也难免会想,自己是不是在做那掩耳盗铃的蠢事?若是被其他大儒知道了短毛之法,他们又会是如何一种态度?

  这时候见周延儒这个状元郎的想法居然和自己不谋而合,这种来自竞争对手的认同感让老钱一下子感觉非常好。而旁边杨一鹤虽然也才是刚刚接触到短毛之学,却立即也表达了相同的选择,这让钱谦益愈发觉得自己的做法没错。

  只有毕自严那边,虽然也对他们的想法表达了理解之意,却又喟然叹息道:

  “玉绳之言,诚为稳妥。然我大明今日之内忧外患,首要即在于钱粮短缺。若明明知道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敢去触碰的话,老夫就是死也不会瞑目的——玉绳尽可放心,老夫不会再当面跟他们探讨此事。此等学问,恐怕也不是言语试探之间便能掌握。我看那些髡人并非敝帚自珍之辈,也许开诚公布,真心求教更合适些——牧斋,到时候恐怕还要仰仗你从中斡旋。”

  钱谦益立即拱手:

  “老先生为天下计,不惜影响自身道统,学生又岂敢落于人后。介时若有所需,绝不敢推辞。”

  而周延儒也点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