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四章 调军出发_水浒真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郑居中长大了嘴巴:“我,我,这!”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可没想到自己还是这么快就步了宿陈两位太尉的后尘。

  “哎,臣身体不适,请陛下准许先行告退。”

  赵佶点了点头:“准奏。”

  郑居中一甩袖子,头也不回的出了大殿。

  这回朝堂上再也没人敢跟童贯对着干了。

  君臣商议好了出征的兵力和时间。

  只是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悬而未决。

  伐辽不同于南征。

  方腊就算起兵建国,在宋朝君臣眼里最多也就是实力强一些的草寇而已。

  底蕴不足,随随便便就能解决。

  但辽国不一样。

  那可是占据华夏北方二百年的强邻。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也有三千钉。

  对待辽国肯定不能像对待方腊一样随便。

  得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将总领全局。

  王禀刘镇能力不错但威望不足。

  统领一路人马,手下各军都多有不服,别说统帅全军了。

  现在能担起伐辽大任的,只有两人。

  一个是刘法,一个是老种。

  童贯的第一选择本来是刘法,因为老种和自己秉性不和,两人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生出矛盾。

  但是现在刘法的大军还在淮西攻打王庆,一时半会回不来。

  然而战机却是一瞬而逝的,不可能等刘法回来再说。

  如此一来,大军统帅就只能落在种师道的头上了。

  赵佶也是贪功心切,当即便下圣旨,调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种师道带兵进京。

  担任伐辽大军都统制。

  节制诸路兵马。

  光禄赵良嗣启奏道:“辽国百姓饱受契丹摧残,早就盼着天兵降临的一天了。

  童太师大军所到之处,北地汉民必定夹道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燕云之地,弹指可下。

  到时候陛下便能建立千年不朽之功业。

  臣先预祝吾皇千秋万载,永垂不朽。”

  其余人见状纷纷暗骂这厮是个马屁精,骂完以后也得跟着出来高唱一句。

  “陛下千秋万载,永垂不朽。”

  赵佶听着众人的恭维,却有些飘飘然的感觉。

  又听赵良嗣所言,北地汉民都心向大宋。

  心向大宋的就是自己人了!

  于是当时便下了一道圣旨:“众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

  赵佶想的很好,辽国岌岌可危,自己派大军压境,然后再彰显仁慈。

  恩威并施之下,辽国还不是拱手来降。

  这回连童贯也是如此认为。

  因为他从金国的战报中只能看到辽国奄奄一息的气象。

  金军打到了中京,辽军就能望风而逃。

  自己打到燕京,那结果自然也是一样。

  君臣之间一片和谐,只等着童贯归来就开庆功宴。

  四月初,种师道接到圣旨调令,星夜兼程赶来东京。

  童贯为了保险起见,又请圣旨调来了种师中,还有刘法部下驻守后方的焦安节等一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