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五章 河北禁军不堪战_水浒真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将近之时,伐辽大军终于是到达了宋辽边境。

  在此之前,童贯就已经命宣抚司向辽国境内张贴榜文。

  榜文上写着:

  幽燕一方本为吾境,一旦陷没几二百年。

  比(同彼)者汉蕃离心,内外变乱,旧主未灭(天祚帝还没有死),新君纂攘。

  哀此良民重罹涂炭,当司(宣抚使司)遵奉睿旨,统率重兵,巳次近边。

  奉辞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

  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

  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

  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

  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军兵百姓,虽未命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

  惟在勉力,同心背虏,归汉永保安荣之乐,契丹诸蕃归顺亦与汉人一等。

  已戒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

  应契丹自来一切横敛悉皆除去。

  虽大兵入界,凡所须粮草及车牛脚价并不令燕人出备,仍免二年税赋。

  一篇榜文写的洋洋洒洒。

  童贯妄图凭这一篇榜文,十万大军在边境一停。

  辽国人便会纷纷投降。

  可他等了许久都没有任何消息。

  其实辽国人早就看到了童贯发出来的榜文,但几乎所有人都对榜文的内容嗤之以鼻。

  北地汉民与契丹人、奚人、渤海人杂居两百余年,民族融合十分频繁。

  辽国皇室也早就对契丹人和汉人分而治之。

  没有将契丹人的习惯强加在汉人身上。

  反而自己十分积极的学习汉人的文化。

  还有部分辽国贵族改汉姓,称汉名。

  两边慢慢的融合,直到辽国末年,除了部分特别注重契丹血统和习俗的贵族,其他各民族早就不分彼此了。

  榜文上还说幽燕之地本是宋朝所有。

  辽国人可不同意。

  宋朝从未占据燕云十六州。

  这么说无非是觉得自己才是中原王朝正统。

  辽国也觉得自己是正统。

  辽太宗耶律德光甚至是在东京汴梁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的。

  童贯这榜文过于理想,根本就无人理睬。

  赵良嗣为了自己的官位,常年给童贯和赵佶灌输辽国汉民有多心向大宋。

  其实都是忽悠人的。

  为的只是让宋徽宗高兴,给他封官进爵而已。

  可笑的是这两个宋王朝最高权力的掌控者竟然轻易的信了。

  童贯尚未在意,还以为是时候未到,榜文的内容需要一段时间发酵。

  他先去雄州军营视察河北禁军的装备情况。

  刘延庆和辛兴宗这两个童贯的心腹也跟随而去。

  三人只领着数十个护卫,一路来到了雄州军营。

  到达军营之外的时候,三人却吃了一大惊。

  军营的辕门十分破旧,木头受潮发霉,旗帜又脏又破,不知道有多久无人修整。

  下面的土地也是坑坑洼洼。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