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船店脚牙”的口碑消息。

  而城西胡商,山东织户,两者消息一汇总,李皇帝心里过一遍,大概就判断出来了一个问题:儿子那里有能人啊。

  在李皇帝以为新任吏部尚书会烧几把火的时候,却发现侯君集屁事也没干,整个一不添乱的姿态,连大朝会都是跟木头桩子一样。岔子不出,事情全干,堪称官僚楷模。

  跑官的风气还没形成,就因为“铁面无私”蔫了下去。

  这让李董觉得有点不科学,毕竟这世界上从没听说过不拿人事的人事部。再说了,派官帽子的太过清廉,有点让人不放心啊。

  于是李董就主动找上豳州大混混:“侯卿治吏倒是和治军之风大不相同啊。”

  “治军严苛,则士卒令行禁止,几经战阵,必能死不旋踵;官员佐吏非战阵军士,倘若严苛,必生怨忿阳奉阴违,反是不妥。臣为将可行险求胜,为尚书,当稳妥为上,不可剑走偏锋。”

  听到侯君集这样的回复,李董是很欣慰的,他不由得内心感慨:你这是在糊弄朕?

  一条为了功名能不顾一切的恶狗,居然假装自己是犬中柯基,这不是糊弄什么是糊弄?

  李董见多识广,什么风浪没见过,什么人物没见过?比侯君集脸皮厚的人,他见的多了。

  可吏部尚书都这样回复了,作为老板还能说什么?玩诛心那一套么?没意思。

  甩掉“天可汗”头衔,已经捡起“圣人可汗”帽子的李董,不屑玩这个,除非他快死了。

  李董原本要查的,是侯七和侯君集的关系。但怎么看侯白的孙子跟侯君集也没什么直接联系,顶多……顶多就是李董和洛阳宫监康德的关系。

  这算个甚?

  关于侯君集的个人作风问题,算是翻开了一页,到大朝会时,李董专门表扬了一下豳州大混混,顿时满朝文武好评如潮。

  不过下班之后,就有清水衙门的小官僚跑去东宫幕僚那里打听消息……

  “如海兄,如海兄,听说如海兄买了‘柳营’券?”

  “詹事府都买了,怎么,贾兄也想买一些?”

  “柳营”券是债券,但它归属于东宫文学院。而更加离奇的是,这个“柳营”是个球队的名称。而这个球队今年还有了自己的专属“球场”,举凡要和“柳营”队打一场的球队,都要额外支出一笔“营造费”。

  而这个“球场”如今扩建成“球馆”,在场地四周,不但建了馆舍,还建了阶梯观赛台。因为事涉东宫,所以用料相当扎实,前期投入非常大,所以“柳营”发了“柳营”券,目标人群都是住在城东的,连西市商户都不曾告知。

  六个点的利息,争着要拿下“柳营”券的底层官僚,拼着跟老婆娘家人先借点,也要卯足了劲。

  “不是不是,小弟倒不是想要‘柳营’券,小弟也是帮人打问。小弟中意的,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