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节 东山_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低,不过城里的几家胡商已经开始布局受够了。”元稹说道。

  李旭知道,元稹最近和那些胡商们走得很近。

  大虞朝廷并不鼓励民众经商,因为伴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统治难度会逐渐增大。真正完美的统治模式应该是老子式样的“小国寡民”。每个人安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男耕女织不给朝廷添麻烦。

  但是商业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拒绝。

  大虞的丝绸一直都是全世界最硬的奢侈品,在地中海世界那边,来自赛里斯的丝绸是市场上极度渴求的奢侈品。

  在过去,这项贸易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掌握在来自西域的胡商手中。

  这些人在贸易上有着天然优势。首先他们出身的西域小国如石国、曹国都是以商贸立国的城邦国度,商业本来就是他们的主业。

  而且他们的母国也都是丝路上的重要节点,且作为回鹘文化的重要来源地,即使吐蕃控制西域断绝了丝路,他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上相近的回鹘走草原道将丝帛贩卖过去。

  “这样啊。”李旭看着元稹意味深长的眼神,呵呵笑了几声:“他们准备又通丝路了吗?”

  伴随着回鹘内乱,从长安和洛阳出发到达草原的草原丝绸之路也因为各部落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所以大量本来流向国际市场的丝绸就留在了国内,丝帛的价格也就一直上不去,绢价日渐走低。

  特别是之前皇帝在同吐蕃的作战中取胜,犒赏三军,又拨了不少丝帛赏赐给入卫的外藩兵马还有立功的神策军、凤翔军。

  白玉京市场上流通的绢帛数量又增加了不少。不过虽然丝绢价格持续走低,以丝绸贸易立足的胡商们却迟迟没有动作。

  按道理来讲现在正是收购绢帛的时机,不过胡商们还是克制住了收购丝帛的欲望。

  其实自从李旭击败了吐蕃之后,朝廷之中就多了一种声音,有一部分官员上书皇帝,希望皇帝借着大胜吐蕃的契机,进军陇右、河西,将吐蕃人的势力从整个西域赶出去,最终重建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这些不合时宜的声音有的是因为朝廷大胜吐蕃的鼓励,有的背后则有那些胡商们在背后运作。

  商贸便是这些胡商的根本,如果没有丝路带来的商贸,胡商们立足的根基就没有了。

  李旭听说鱼辅国在河东一边清丈田亩,一边乱搞摊牌,弄得民不聊生不说,还在沿线设卡,所有从河东经过的商队,他都要抽上一成的货物作为过路费。

  鱼辅国这样把石头煎油的干劲,让李旭怀疑他背后是不是要搞什么大动作。

  “恐怕是药失罗那边有点动静,让这些人起了心思。”元稹的回答和李旭猜想的差不多。

  “药失罗?”李从贤放下筷子看着元稹:“莫非这些回鹘人贼心不死么?”

  元稹摇了摇头:“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