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百零八章 渔家_游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税收的高也不是白收的,生下来开始,每个孩子就享受国家补贴,孩子越多补贴越高,孩子的母亲可以享受42周的全薪产假,父亲也可以享受4周全薪产假,然后一直到大学毕业,除了书本费之外,全部不用交学费。

  只要你曾经上过一天班,领过一次薪水,就可以领取国家的事业紧贴,大概每个月5000克朗左右吧。然后这里的医疗也比德国强多了,生了病请病假都可以领到病假紧贴。”潘说起她的家乡,就应了一句中国歌词:谁不说俺家乡好啊,咿呀得呦……

  “嘿,让你这么一说,你们到应该是社会主义了。”王健对于潘的自吹自擂也没啥可反驳的,只好调侃了一句。

  “当然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国家奉行的是恩格斯的温和社会主义,你们国家奉行的是马克思、列宁的暴力社会主义,虽然都叫社会主义,但是不一样的,在你们那边,应该管我们叫做修正主义!”没想到潘居然还对哲学有研究,一听社会主义这个词,把革命导师都给抬出来了。

  “嘿,话不能这么说吧,你们应该是资本主义啊!怎么也成社会主义了?”王健不干了,开始和潘在主义的问题上掰扯起来。

  洪涛就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帝国主义等等一大堆的主义包围中,一会帮着王健对付潘,一会儿帮着潘对付王健,吵吵闹闹6个小时就过去了,终于在晚饭之前回到了潘的老家,卑尔根。

  潘的父母家在卑尔根港区的北面,属于卑尔根市,但是并不在市区里面,类似一个卫星城。不、应该说是卫星镇。整个小镇就是依山傍海的建在海边的一片高地上,房子基本都是木头的,外墙上刷着各种颜色的涂料,几乎没有相同颜色的。这些木头房特别高大,大多都是二、三层的小楼,屋顶特别尖的那种,跨层高度也很高。

  潘的家是一座三层的蓝色木屋,窗户都有一人多高,屋前还摆放着两排花草,看起来屋子主人生活得挺悠闲。

  出来迎接女儿的是一个高高胖胖的中年妇女。穿着一身白底绣花的裙子,这就是潘的母亲汉娜夫人。而潘的父亲埃尔克去码头上了,还没有回来。

  木屋的里面和外面完全就是两个风格,很现代化,和那些砖、石头造的房子没什么区别,除了屋顶上还能看到粗大的房梁之外,很难想象这个房子就是用一片一片木头拼起来的,还拼了那么高。

  汉娜夫人会听英语,但是说不好。所以她和洪涛、王健交流起来不太顺畅,但是她的人很热情,先是问大家喝什么,然后又去端来几盘小点心和鱼干什么。让大家垫垫肚子,因为晚餐还没有开始准备呢。

  她们母女俩可能好几年没见过面了,坐下之后就开始用家乡话聊了起来,刚开始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