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五章 正反案例(一)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较容易些。

  但一当围城战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计,就一定会发生问题。

  在周围地区资源耗尽之前拿下城镇,是战争的一个根本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种古怪的,但合乎逻辑的作法,即攻方给予守方的让步,与守方的抵抗时间成反比。

  一旦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围城战,这时就需要极为庞大的运输车队了。

  第三、战争越是复杂,后勤的作用便越重要。

  原始部落之间的战斗,是在受到挑衅时一触即发的行动,事先既没有预定的计划,也不需要准备特殊的战斗手段。

  但是随着战争技术、烈度和持续时间的发展,后勤便越发重要。

  士兵的箭支需要补充衣甲需要修复,枪炮发展后弹药消耗的急剧增长,长时间的征战对粮秣的消耗,这些都急剧的提高了对后勤的要求,增加了补给的压力。

  高强度的战争相对更依赖后勤,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原始部落的战士准备好木棍和携带少数干粮就能完成一场战斗。现在的士兵则需要后方专门机构组织安排持续的提供弹药和粮食才能支持到战争结束。

  战场上无小事,吃喝拉撒也都事关战斗力。

  在华夏古代上,出现过因为吃饭不及时、数万大军彻底输给敌人的案例;

  也上演过由于后勤保障得力,两万军人击退十余万强敌的故事。

  公元907年,中原头号军阀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唐朝灭亡、后梁建立,五代十国正式开始。

  不过,朱温虽然称帝,但他的直接操纵区仅限于中原地区。

  当时天下大大小小的藩镇,虽然大部分表面上认同后梁的正统地位,但以晋王李克用为首的“反对派”并不买他的账。

  虽然朱温纸面实力更加强大,但短期内拿晋国毫无办法。

  同时,在梁、晋争霸战中,河北三大藩镇成德、义武、卢龙从中左右逢源,两面三刀,使局面进一步混乱,这也让朱温的到这一个结论——要搞定晋国,首先得拿下河北三镇。

  到了公元910年,环绕河北藩镇的掌控权,菜叶网,双方爆发了一场戏剧性的战略决战。

  这年11月,为了扩张实力,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准备进攻成德辖下的定州。

  朱温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机会,他以“帮助成德节度使王镕”为借口派出大军北上,实际上却是要假途灭虢、一举端掉成德、义武两大藩镇。

  王镕敏锐地察觉了这一图谋,其后他和义武节度使王处直联手,共同推荐晋王李存勖为盟主,三方合作抗梁。

  朱温听说后,则派王景仁等将领率兵4万前去应对。

  鉴于中原的归属关系到梁、晋相争的大局,朱温这次压上了自己的核心家底,龙骧、神捷两大精锐部队就在出征之列。

  在劳师出征时,朱温曾这样交待王景仁等人:

  “镇州反覆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